正文 第11章 不打不罵,拓展男孩的視野(2 / 3)

比如,如果我們發現男孩喜歡私自拿別人的東西,就要告誡他這是可恥的行為,並幫他及時改正。《弟子規》中說:“用人物,須明求,倘不問,即為偷。”由此可見,如果拿別人的東西卻不告訴主人,就是一種偷竊行為。如果他不及時改正,長大後可能會入室偷竊,做違法犯罪的事。這一點,我們必須及時讓男孩明白。

總之,我們要及時抓住男孩的不良行為,從法律的角度為他分析他不良行為的後果,讓他明白“千裏之堤,潰於蟻穴”的道理,讓他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並及時改正。

第三節 帶男孩到大自然中走走

在男孩還小的時候,我們可以多帶他到外地、郊區的大自然中走走,讓他在盡可能多的地方留下足跡,這對男孩的一生來說都是一筆寶貴的財富。我們和男孩一起出去走走,不僅可以讓他放鬆心情,欣賞大自然的美景,增加他的人生閱曆,豐富他的生活,讓他獲得更多的人生經驗和情趣,還可以促進他和我們之間的感情,使得親子間的關係更加和諧。

老師讓學生們寫一篇關於旅行的作文,九歲的俊俊很快就寫完了一篇關於黃山旅遊的作文。老師批閱時,發現俊俊的作文引經據典,文采飛揚,非常精彩。老師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學生能寫出這麼優秀的文章,於是便問俊俊為什麼能寫得這麼好。俊俊說:“老師,黃山我已經去過三次了,每次去我都有不同的感受。而且每次去之前,我都要查閱黃山的一些曆史資料,希望能加深對黃山的了解,現在我覺得我應該能做一名黃山旅遊的小導遊了。”

俄國著名作家列夫·托爾斯泰曾經說過:“一個作家的思維敏捷不敏捷,很多時候不在於這個作家讀了多少書,掌握了多少知識,而在於他是不是經常外出走一走,讓自己的見識不一般。”的確如此,俊俊之所以能寫出這麼出色的作文,是因為經常去黃山旅遊的結果。這樣的旅遊不僅增長了他的見識,讓他感受到了自然之美,還陶冶了他的情操。

因此,如果我們想讓男孩和我們一起用心體會這個世界的美好與神秘,那麼,我們不妨拉著他的手,一起去旅行,一起去大自然中走走。

◆帶男孩旅行前要做好準備工作

帶男孩一起出去旅遊是否有收獲,關鍵在於我們出行前是否做好了準備工作。如果沒有做好計劃,我們就帶男孩匆忙出發,漫無目的地遊逛,不僅不能讓男孩獲得任何感受,還會使男孩身心勞累,甚至厭惡旅遊。

所以,在出發前,我們要和男孩一起在地圖上找一找要去的地方在哪裏,沿途要經過哪些城市,等等;我們還要選擇合理的交通工具,以盡量降低旅途的勞累。當然,我們還可以跟男孩講講要去的景點的一些趣聞,在豐富他地理、曆史文化知識的同時,激發他對旅遊的興趣,讓他產生一種期待,從而讓旅行變得更加愉快。

另外,我們還要準備一些應急藥,如暈車藥、創可貼、消炎藥、驅蚊藥等,以備不時之需。

◆引導男孩愛護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

男孩經常生活在城市裏,看慣了高樓大廈、車水馬龍,使得他對世界的感受僅限於這一方天地中。如果我們帶他去感受一下名山大川、高山流水,或者去看一下郊外的樹林,感受一下葉落,聽聽鳥叫,就能陶冶男孩的性情,讓男孩對自然充滿熱愛,從而與自然為友,愛護自然。

大自然中有很多微妙的地方,我們可以帶男孩感受那些新奇的東西。比如,和男孩一起蹲下看螞蟻,對他說:“你看螞蟻在幹什麼?”引導他仔細觀察。當然,當男孩向我們提出疑問時,我們應該多讓他自己去探索,這樣他得到的收獲就會更多一些。此外,大自然中的流水飛瀑、變化無窮的雨雲、廣闊的海洋等事物中有很多奇妙的景象,我們可以引導男孩去觀察這些現象,並搜索相關資料,從而豐富自己的知識。

另外,還要讓男孩在感受大自然的過程中,懂得保護自然。如果他喜歡一朵花,想要采摘帶走,我們可以跟他說:“如果你把這朵花帶走,別人就欣賞不到了,而且它一會兒就會枯萎,但是你用相機拍下來,你就能在照片上永遠看到這朵花。”相信這樣解釋後,男孩就會用心去愛護自然。當然,我們還要告訴男孩,在旅行中不要亂扔垃圾、亂寫亂畫、踐踏花草、捕捉小動物等,這樣,男孩才能真正做到與自然為友。

◆在旅行中及時與男孩溝通

帶男孩去旅行不僅能增長他的見識,還能使他和我們的關係更密切,溝通更順暢。古人雲:“讀萬卷書,行萬裏路。”意思是說,博覽群書之後,要遍遊各地,親曆親聞,才能真正增加自己的修養。的確如此,無論是我們,還是男孩,在旅行中感受自然、人文風情時,肯定有所思所感,這時,我們與男孩交流,他通常會很快地訴說自己的感受或者吐露自己的不快。這樣,我們就能更多地了解男孩的內心,從而使得親子溝通得以加強。

同時,旅行中,我們可以對男孩進行點撥,讓他學習一些人文知識和為人處世的方法。比如,看到遊人因為不了解當地的風俗而出現尷尬時,我們就要告訴男孩,要多了解旅遊目的地的風俗習慣,以免發生不必要的誤會,等等。

第四節 帶男孩參觀科技館、博物館等

一個三年級的小學生在參觀了科技館後,寫下如下感受:

星期六上午,我和媽媽一起參觀了科技館,在科技館裏,我看到了許多高科技產品,有磁懸浮地球儀、電子書、科普掛圖、生命的畫卷和多媒體問答機等。

我還看到了一張奇特的床。這張床完全由釘子做成,這種床叫釘床。我心裏產生了一個疑問,這樣的床怎麼能睡人呢?工作人員告訴我,這張床雖然由很多釘子組成,但是人睡在上麵並不會受到傷害,因為每個釘子就是一個支點,釘子越多,支點就越多,這樣,人就不會受到傷害了。為了驗證工作人員的說法,我們上去體驗了一下,雖然沒有平常的床躺著那麼舒服,但是確實感受不到疼痛,科技真是太神奇了。

……

此外,我還了解到許多科學家的故事,這些科學家為科學作出了巨大貢獻,卻仍然樸實無華,讓我感動不已。

通過參觀科技館,我了解了科技的神奇力量,它可以改變人類的生活,使人類的生活更美好。所以,我長大後,也要當一名科學家,為國家作貢獻。

男孩去參觀科技館,他不僅會收獲知識,還可能收獲理想;男孩去參觀博物館,他可以從中學到一些人文知識;男孩去參觀藝術館,則能培養他的藝術素養,增添他的藝術魅力,等等。因此,我們要多帶男孩去參觀類似的場館,拓寬他的視野,增長他的見識。

那麼,具體來說,我們應該怎樣做呢?

◆參觀科技館、博物館等,要提前做好準備

參觀科技館、博物館等場館,不同於逛公園。我們帶男孩逛公園,目的是要讓男孩欣賞自然和人文風景,讓他放鬆身心,從而可以無拘無束、漫無目的到處遊逛。但是科技館、博物館等場館的展覽項目可能會比較枯燥或者是深奧難懂,如果我們不提前做好準備,就貿然帶男孩去參觀,男孩可能會覺得枯燥而心生厭煩,或者如果他問我們一些深奧的問題,而我們回答不上來,他會心生沮喪。

因此,在參觀前,我們可以通過上網或者閱覽書籍的方式,了解一下所參觀場館的展覽內容,做一下參觀規劃。比如,準備幾個生動的小故事,詳細了解一下展覽中比較難懂的內容,以備不時之需。這樣,我們在參觀的時候給男孩講一些與之相關的生動故事,男孩邊聽邊看,會覺得妙趣橫生,就會積極投入到參觀過程中去,讓自己有較多的收獲。

◆參觀科技館、博物館等重在過程

有的父母帶男孩去參觀博物館等場館的展覽時,完全不考慮男孩的年齡和接受能力,一味地向男孩灌輸各種晦澀難懂的知識,參觀完後,還要讓男孩複述所傳授的知識。男孩複述不出來,就會打罵男孩。這樣隻會讓男孩十分緊張,因而厭惡參觀。要知道,在男孩的童年時期,培養他對大千世界的興趣和好奇心才是重要的,因此,我們不要太功利,不要帶著製造“神童”的期望去參觀那些場館。

而且,參觀科技館、博物館等是為了激發男孩對科技、文化等方麵的興趣。因此,我們要積極引導男孩調動感官去觀察,主動發現問題,進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從而獲得知識,建立初步的知識體係。所以,當男孩看到某種現象時,我們不妨把他當做老師,向他請教“為什麼”。這樣,男孩就會自己積極主動地去搜尋答案,努力去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