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不打不罵,拓展男孩的視野(1 / 3)

第一節 鼓勵男孩博覽群書,多讀經典

男孩需要豐富自己的人生經曆,拓展自己的視野,這樣,他的思想才能更有深度、更有寬度,才能讓自己的人生更精彩。但是,男孩由於年齡小,意識不到拓展視野的重要性,往往隻顧貪玩,因而,我們要耐心引導他主動去豐富自己的人生內涵。

讀書是一個人取得進步,提高個人素養的基本,因此,古今中外有很多名人都在強調讀書的重要性。

英國教育家培根說:“書籍是在時代的波濤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貴的貨物運送給一代又一代。”瑞士作家凱勒也曾經說過:“一本新書像一艘船,帶領著我們從狹隘的地方,駛向生活這個無限廣闊的海洋。”而我國漢代文學家劉向則說:“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由此可見,讀書可以開闊視野、提升思想、掃除愚昧。因此,我們要鼓勵男孩博覽群書,多讀經典,讓他“腹有詩書氣自華”。

我們會發現凡是在曆史上有所成就的人,如華羅庚、李四光、竺可楨、錢學森、魯迅、沈從文等,都是博覽群書,閱讀過很多經典的人。這是因為廣泛的閱讀可以提高一個人的理解能力、領悟能力,從而使他獲得更多的人生智慧。

那麼,具體來說,我們應該怎樣鼓勵男孩博覽群書、多讀經典呢?

◆為男孩營造一個書香環境

男孩天生就喜歡模仿,周圍環境是教育孩子的一種無形資源,孟母三遷的故事就說明了這個道理。所以,我們要重視環境的力量,積極為男孩營造一個良好的書香環境。男孩如果在一個充滿文化氛圍的環境中成長,他就會在無形中愛上讀書,他的讀書能力也會得到提高。

在家中,我們應該讓書籍隨處可見。比如,在客廳放一些書籍,在房間放一些書籍,男孩自己的房間也放一些書籍,最好有專門的書架。如果有條件,我們還可以建立專門的書房。當男孩看到家中有很多書時,就會主動、自然地去翻閱。

當然,我們也要以身作則,多讀書。當男孩向我們提出一些問題,而我們又一時無法回答時,不妨和男孩一起去翻閱書籍。這樣,當我們找到要找的答案而流露出欣喜的表情時,男孩會思考,到底書中藏著什麼東西,讓爸爸媽媽這麼高興呢?這樣,他會認為書中藏著好玩的東西,從而去翻閱書籍,熱愛讀書。

◆與男孩一起讀書

如果我們整天要求男孩讀書,我們自己卻不讀書,整天打麻將、玩撲克,就會影響男孩讀書習慣的養成。因此,我們要經常與男孩一起讀書,培養他的讀書習慣。

與男孩一起讀書之前,我們應該為他挑選一些適合他閱讀的書籍,否則,他會認為讀書是索然無味的事情。男孩兩三歲時,我們可以為他挑選一些以圖畫為主的書,供他閱讀;男孩四五歲時,我們可以為他挑選一些帶拚音文字的書,讓他去讀。男孩超過六歲後,我們可以為他購買《弟子規》《三字經》《千字文》《論語》《孟子》《安徒生童話》《伊索寓言》等經典書籍,讓男孩閱讀,以提升他的人文素養。

傳統經典並非都是通俗易懂的,男孩讀起來會吃力,可能會不願意閱讀。因此,與男孩一起讀中國傳統文化經典的時候,我們最好和男孩製訂一個共同的讀書計劃。比如,讀《論語》的時候,我們可以和男孩約定每天讀5頁,並且互相監督,如果男孩不想讀,我們就這樣對男孩說:“咱們可是一起製訂的讀書計劃,規定誰讀不完就不能休息的,你不會忘了吧。”當然,如果我們沒有執行讀書計劃,男孩也可以用同樣的方式提醒我們。這樣,長此以往,男孩在潛移默化中就會喜歡上讀這些經典書籍。

◆給男孩講一些有趣的故事

男孩不愛讀書,可能是因為他覺得讀書沒有意思。因此,我們不妨給他講一些生動有趣的故事,引導他去讀書。比如,我們可以給男孩講《龜兔賽跑》《農夫與蛇》《狼來了》等寓言故事,並結合實際,讓他分析一下自己有沒有類似這樣的行為,有則改之,無則加勉。這樣,男孩就會覺得讀書是一件有趣的事情,也會自己去找書閱讀了。

第二節 盡早給男孩講解一些法律常識

法律是由國家製定或認可的,是一種對人們的權利和義務進行規製的社會行為規範,它保護著人們的權利,同時也約束、指導著人們的行為。但是男孩由於心智不成熟以及缺乏法律意識,可能會做出一些傷害他人的舉動,或走上犯罪的道路。

江蘇省東海縣的一個十三歲少年,在電視上看到綁架劫持的片段,竟然效仿電視劇上的手段殺死了自己的小夥伴並脫下他的衣服,準備向被害人的家屬勒索錢財。警方發現被害人的屍體後,懸賞兩萬元,希望民眾提供破案線索。這位少年看到警方提供的懸賞金額,放棄勒索被害人家屬的邪念,竟然拿著被害人的衣褲去警察局索要懸賞,被警方鎖定為嫌疑人,後經法院判決送勞教所勞教收容。

海南省儋州市某小學的一個十三歲男孩強奸了同校一名六歲幼女,當警方抓獲他,訊問他為什麼這麼做時,這名男孩不僅不害怕,反而表現出一副無所謂的樣子,說:“隻是想玩玩而已。”

這兩個男孩傷害別人,踐踏法律,卻沒有絲毫愧疚,可見他們的法律意識非常淡薄。因此,為了避免男孩成為一個貽害社會的人,我們應該盡早給男孩講解一些法律常識,增強他的法律意識,讓他在懂法、守法的同時,學會運用法律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和男孩一起了解基本的法律法規

男孩一般都沒有法律觀念和意識,不知道什麼是觸犯法律的行為,所以可能會做出一些違法亂紀的事情而不自知。為了避免出現這種情況,我們應該和男孩共同了解一些基本的法律法規,如《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治安管理處罰法》等等,從而讓他具備基本的法律意識,這樣他才能嚴格要求自己,做一個遵紀守法的好孩子。

《未成年人保護法》是為了保護未滿18歲的未成年人而製定的法律,該法從家庭保護、學校保護、社會保護、司法保護四個方麵,較全麵地規定未成年人接受撫養、接受教育、參加社會活動的權利。所以,我們應該和男孩詳細了解這部法律的內容,從而使男孩懂得自己有何種權利。

《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是為了保障未成年的身心健康,培養未成年人的良好品行,有效地預防未成年人犯罪而製定的一部法律。該法針對未成年人的身心特點,從未成年人犯罪的各個環節提出了相應的預防措施。

《治安管理處罰法》是為了維護社會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保護公民、法人的合法權益而製定的法律。它從擾亂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權利、財產權利,妨害社會管理等方麵規定了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應該遵守的行為,是每個人都應該遵守的一部基本法律,男孩也應該對這部法律有所了解,從而使自己能夠遵守法律規定,很好地維護社會秩序。

◆教男孩學會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有的男孩之所以會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是因為他們缺乏必要的法律意識,不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所以,我們在以身作則、遵紀守法的同時,還要對男孩進行通俗的法製教育,幫助男孩樹立法律意識,讓他用法律約束自己的行為,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我們可以在和男孩一起看電視或者報紙的時候,順便給男孩一些指引,讓他掌握一些法律常識,讓他在約束自己行為的同時,學會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比如,在看中央電視台綜合頻道的《今日說法》欄目或者社會與法頻道的節目時,我們可以借助這些節目中真實的案例給男孩分析對錯,讓男孩有一個判斷是非和善惡的標準,這樣,他就不會輕易做出魯莽行為,也不會違法亂紀、傷害他人。

同時,當男孩的合法權益受到傷害後,他要懂得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比如,在父母、老師、他人或者公安機關的幫助下,保障自己的合法權益。當然,如果男孩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我們作為男孩的監護人可以代他向檢察院、法院提出申訴或者控告,以維護他的合法權益。

◆引導男孩積極改正自身的錯誤

古人雲:“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有的男孩走上犯罪的道路,是從小的惡行開始的,天長日久,慢慢積累,最終鑄成大錯。所以,我們一定要提高警惕,做到防微杜漸,及時發現男孩的不良行為,對他進行教育,告訴他行惡的不良後果,引導他及時改正自己的錯誤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