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象廳播映全景的天象電影是定時更換的,我們看的電影叫《世紀大彗星》。它講的是海爾-波普彗星的事。這顆與眾不同的彗星,它非常巨大也很活躍,它的亮度是哈雷彗星在相同距離上的一千倍。據預測,它在接近太陽時會放出大量的塵埃粒子與氣體,形成明亮的彗發和壯觀的彗尾。1997年4月是它過近日點的日子,因而備受矚目。
影片時間不長,但亮麗的彗星之光給我倆留下了很多美麗的回憶和未解之謎。全景式的觀看增添了影片的真實感,給人以最震撼、逼真的視聽享受。以至於,我倆走出影院很久,腦子裏還閃現著一些奇妙天象的畫麵。兒子牽著我的手期盼地詢問,是不是還有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就能用肉眼看到海爾-波普彗星了。是啊,我們都盼望著四月份早日到來。
從天象館回來後,兒子開始關注天上的事,對宇宙的好奇成了他生活中的重要內容。
科技館播撒下愛科學的種子
孩子們到香港後,一定要去香港科技館玩的,即使如今有了迪士尼樂園,我仍然認為科技館應是孩子的首選。我兒子八歲去玩過後,一直戀戀不忘這個對他影響深遠的地方。
我們是到港後第二個周三去的科技館,因為每逢周三科技館免費開放。盡管那天我們提前去了,但想省錢的人太多,我們排了一個多小時的隊才進館。
排隊時,我們沒閑著,不停地猜想著館內好玩的東西,輪到進去時還激動了好一陣呢。
科技館真大啊!一共有四層樓。館內可玩的東西太多了,展品有500多件,其中60%的項目可以讓參觀者親手操作。我們打算玩一天,每個項目都去體驗一把。
館內的展品極豐富,最吸引人的是一部高22米的能量穿梭機。它是目前世界上同類展品中最大的。它被開動時會顯示出以不同能源操控的視聽效果。能量穿梭機是定時表演的,每次表演都能讓兒子停下手裏玩的物品再看一遍。
我倆在館內玩得很瘋狂:一會兒站在拱橋上使勁踩,看橋會不會塌陷;一會兒搖動手柄,看各自的力氣能讓幾個燈發亮;一會兒嚐試把自己的影子固定在牆上;一會兒去體驗模擬飛行或模擬街道駕駛的樂趣。我們還測試過,看看母子倆誰的反應和應變能力更強。
我們在生命區,踩著頭、胸、腹、腿、腳等器官走了一遍,對人的身體更了解了。在氣象地理區,我們看了電閃雷鳴、地震海嘯等天象、地理奇觀。新能源館最有吸引力,火力、水力、風力等各種發電方式令兒子著迷。全電腦智能家電生活方式,令我們對未來的生活充滿了憧憬。
我倆在錄影室裏,一個當編導、一個當播音員,進行現場錄製,然後再播放我們自己拍攝的節目。真驚訝,我們這種新手居然能輕易完成神秘的電視節目錄製。兒子開心、驕傲地大喊著:“我也能拍電視啦!”
還有一個很好玩的項目,它就是可視電話。早就聽說了可視電話,可惜沒見過。這次在科技館,我倆居然看見了,還用上了。
我和兒子一人在一頭拿著話機,對方的影像清晰可見:“喂,你是媽媽嗎?”
“喂,你是兒子嗎?”
我們高興得不知說什麼好,盡說些廢話。
自從這次用過可視電話後,至今我們再也沒有用過。不可想象,那可是3G正式推出來的20年前啊!
從開館到21點閉館,我們整整玩了七八個小時,才依依不舍地離開。科學離我們這麼近,科技館的展品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兒子在不知疲倦的玩耍中,產生了對科學的興趣。回家的路上他一個勁地問我:“媽媽,我們明天還來玩嗎?”看兒子意猶未盡的樣子,我也真想再來一次。
帶著孩子在科技館玩一天是很值得的,一次科技之旅或許帶給孩子的是一生的受益。
兒子回廈門後,很久都還在津津樂道地談及那次經曆。太空館和科技館裏那些好玩的東西,給兒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或許是受到遊玩科技館的影響,在當年年底的學校科技月活動中,兒子在家做水比重的實驗,寫的科學小論文《哪個密度大?》獲得學校科技小論文一等獎。
想從身邊事物中培養孩子發現、了解科學原理的興趣和能力嗎?科技館絕對是最佳場所。
孩子眼中香港最好玩的去處
兒子香港之行,可以說是我童年最豐富的一段回憶。因為時間非常充裕,我們才能去這麼多地方遊玩,算是深入“挖掘”了一番香港的旅遊資源(可惜當時迪斯尼還沒建)。其中一些特別的去處,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