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孩子去科技館玩吧,一定不會後悔
去一個地方旅遊,無論是哪個年齡段的孩子,到當地的各類科技館玩一玩,一定會有很好的收獲。科技館內的設施適合任何年齡的孩子,就算孩子兩三歲,也有適合他們玩的東西。
一般的科技館,60%~80%的展品是互動式的,需要動手去玩,就像孩子在家裏玩玩具一般,隻是科技館的“玩具”比家裏的玩具大而已。這裏能讓孩子通過觸摸、操作、體驗去感知世界、認識世界、掌握知識。
孩子在這種玩樂中滿足了好奇心,還能對科學知識產生興趣。家長要鼓勵孩子在科技館內動手操作,這樣玩才能收獲最大化,獲得知識的同時鍛煉了動手能力。
科技館內的科學啟蒙,會給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甚至令孩子終身難忘。孩子在科技館內接觸的全是形象直觀、生動有趣的展品。每個科技館都包羅萬象,從日常生活到高深科學,從古到今、從國內到國外、從海底到太空。無論孩子的科學知識儲備如何,都能找到他喜歡或可以接受的內容。
就算孩子現場學會的知識不多,原理也搞不懂,這都沒關係,隻要孩子玩得開心就好。這種開心的互動式玩耍,能讓孩子對科學現象產生興趣,對其中的科學之謎萌生探究欲。通過旅遊激發孩子的求知欲,科技館是最佳景點之一。孩子愛科學的種子,最好能在小學低年級時就播下。
兒子八歲遊玩過香港科技館後,一直戀戀不忘,這是一個給他帶來終生影響的地方。
如何玩科技館呢
低幼兒隨便玩,隻要孩子能碰到、摸到的展品,都鼓勵他去觸碰一下,摸一摸。喜歡的地方可以多玩一會兒,不喜歡的地方走走過場。家長要陪孩子玩,邊玩、邊講、邊示範,還要注意安全。請講解員帶著玩更好,他會一邊示範操作過程,一邊講解科學原理,是最好的啟蒙老師之一。
大點的孩子,可以按館內展品、展館的排序,順著科技發展的脈絡,從古代玩到現代,從海底玩到太空,依次了解科學的發展曆程和內在邏輯。
初、高中生可以把課堂上學過的原理,拿到科技館來驗證,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及掌握,鞏固課堂學習成果。
每到一處旅遊,家長可事先了解一下,當地有沒有值得玩的科技館。各地經濟發展水平不同,科技館的規模、設施、內容也各異,有代表性、能反映當代科技水平、有地方特色的科技館,建議家長都要帶孩子去看看。
如果父母想做個有心人,可以把曾去過的科技館比較一番,找找它們之間的異同。這樣比較的過程,也是再學習與再鞏固科普知識的過程,能幫孩子感悟科學精神與魅力。
全麵體驗現代生活
如果把旅遊地當做一本書來讀的話,讀深圳我們是快速瀏覽,讀香港卻是細細品味。
1997年2月,我和兒子去香港探親遊,一住就是半個月。
當我們乘坐的海輪,緩緩駛入香港中港城碼頭時,香港的美麗景致漸漸映入眼簾:飛機起降頻繁的啟德機場、高聳入雲的中銀大廈、窈窕險峻的太平山……看到這一切,兒子跑啊跳的非常激動。我們船前船後不停地拍照,企圖把所見所聞的每個細節都拍下來做紀念。
在香港逗留的十幾天裏,我們乘渡船欣賞維多利亞港灣美麗的風光;坐雙層巴士觀看商廈林立、車水馬龍的街景;乘坐纜車與自動扶梯遊覽了海洋公園……我們乘用最多的香港地鐵,它三條線路相交,穿行海底隧道,連接了主要街區。
我們去過偏遠乏味的宋城,登上擁有亞洲最大室外山頂佛像的大嶼山,玩轉新奇刺激的海洋公園機械城,暢遊了充滿科學智慧與魅力的科技館、太空館……我們幾乎把香港的每個景點都玩遍了,就連在香港做導遊的妹妹都佩服我們去的地方多。
全幕電影撥動兒子幼小的心靈
香港太空館是我們香港遊首選的地方,帶兒子去玩的目的,就是想激發他對科學的興趣。
遠望去,那個白色半球型的建築物,就是我們夢寐的科學王國。它是世界上設備最先進的太空科技館之一。走進展覽廳,呈現在眼前的是一些圖片,介紹人類認識宇宙與開拓太空的曆史故事。隨後,我們排隊去玩很多有趣的項目。
我和兒子在控製台操縱著手柄,讓三節“火箭”逐級脫落,最後將“衛星”送上“太空”,當了一次發射衛星的科學家;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我倆登上“月球”,在“月球”上漫步,當了一回宇航員。我們還坐上“太空船”,在“太空”中翱翔,體驗著神奇的“太空”旅行。
玩完展覽廳後不要急著出太空館,天象廳的電影是一定要看的,不過你得在進太空館大門時就買好票,因為座位有限。
天象廳是一個360度全景播放廳,放映銀幕為直徑23米的半球形狀,觀看時要一直抬著頭看。椅子上配有耳機,椅子扶手上有語音控製鍵,可以供觀眾選擇不同的語言:國語、粵語、英語、日語。電影沒有開始,兒子就對電影院內的設備有了興趣。他東看看、西摸摸,戴著耳機仰著頭看電影很新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