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8章 寶寶的科學喂養(2 / 2)

(3)堅果類

堅果類食物中富含優質的植物蛋白、鉀、鎂、磷、鈣、鐵、鋅、銅等礦物質,也是維生素E、維生素B 1、維生素B 2、煙酸、葉酸以及膳食纖維的良好來源,是營養價值較高的零食。

製作時未添加油脂、糖、鹽的花生仁、核桃仁、瓜子、大杏仁及鬆子、榛子等。

(4)豆類及豆製品

豆類食物可提供優良的植物性蛋白質,含有豐富的鈣、磷、鐵、鋅及B族維生素,能夠促進身體健康、增強記憶力。

不添加油脂、糖、鹽的豆漿、黃豆等。

(5)穀類

穀類零食有很多,常見的是餅幹、麵包、糕點、方便麵,以及各種澱粉製作的膨化食品等,以及不添加油脂、糖、鹽的煮玉米、無糖或低糖燕麥片、全麥餅幹。

(6)肉類、海產品、蛋類

這一類零食不僅能提供人體所需要的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和礦物質,而且味道鮮美、營養豐富、飽腹作用強。

在製作時沒有添加油脂、糖、鹽的水煮蛋等較好。牛肉幹、鬆花蛋、火腿腸、肉脯、鹵蛋、魚片等零食,則不宜大量食用。

(7)薯類

這類零食包括馬鈴薯、白薯等,它們除了提供豐富的碳水化合物、膳食纖維及B族維生素外,還有較多的礦物質和維生素,兼有穀類和蔬菜的雙重好處。

不添加油脂、糖、鹽的蒸、煮、烤薯類。甘薯球、甜地瓜幹等隻能適當食用,而炸薯片、炸薯條應限製食用。

(8)糖果類

糖果類零食主要包括各種糖果和巧克力。

巧克力含有較高脂肪和能量,但是也具有豐富的營養,能預防心血管疾病、增強免疫力、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水平等作用,尤其是黑巧克力的脂肪含量較少,可適當食用。其他糖果類零食,因碳水化合物含量較高,盡量少吃為好。

4.夏季寶寶食欲不振不妨吃涼拌菜

夏季氣候炎熱出現胃口不佳時,媽媽不妨在烹調方式上多做改變。可用涼拌菜,涼拌菜寶寶吃起來,口感清爽、胃口大開。

還可以適當地加些水果,如番茄、黃瓜、菠蘿、芒果等食材避免加入可能令寶寶過敏的水果,避免給寶寶喝碳酸飲料。

5.進餐的準備

吃飯時,媽媽要注重用餐環境。

有了氣氛舒適、柔和的用餐環境以後,挑選一組適合的小桌子和小椅子也很重要。餐桌和餐椅的距離也不宜過遠,餐椅的高度要適合寶寶,以免寶寶夠不到。

還要選擇適合的餐具,並替寶寶圍上圍兜。

餐桌上不要鋪桌布,以免寶寶分心或是拉扯,而使食物掉落。

寶寶的用餐環境越簡單越好,使寶寶不受外界幹擾,而專心吃飯。

6.別給寶寶吃口香糖

口香糖有清潔口腔和牙齒的作用,但對於2歲以下寶寶不要吃口香糖。

現階段的寶寶對於口香糖無自控能力,有可能吞食或者誤入氣管,危及生命。

寶寶長時間嚼口香糖,咀嚼肌始終處於緊張狀態,還有可能養成睡夢中磨牙的習慣,影響孩子的睡眠質量。

嚼口香糖可能使咬肌過度利用,刺激寶寶下頜角的肌肉和骨骼發育,影響麵型。

7.寶寶發生口角炎是缺乏哪些維生素

口角炎俗稱爛嘴角,是口角部位的皮膚及黏膜的急性或慢性炎症,表現為口角潮紅、起皰、皸裂、糜爛、結痂等。

營養不良性口角炎的發生,與寶寶缺乏維生素B 2(核黃素)有關。在鐵,蛋白質供給不足的情況下,也可出現口角炎症狀。

寶寶發生口角炎,媽媽應給寶寶多吃些含維生素B 2豐富的食物,維生素B 2的主要食物來源為瘦肉、肝、蛋黃、糙米及綠葉蔬菜。雞蛋、牛奶、豆類及某些蔬菜,如雪裏紅、油菜、菠菜等食物都可以給寶寶提供維生素B 2.

8.寶寶學習用筷子吃飯

筷子是中國人吃飯的主要工具,也是中國飲食文化的一大特色。

有研究表明,用筷子吃飯,可以鍛煉包括肩部、胳膊、手掌、手指等許多關節和50多條肌肉的能力,這對正處於精細動作發育中的寶寶來說,不失為最好的鍛煉方法。

一般來說,2歲左右的寶寶可以開始用勺吃飯,3歲的寶寶可以學習使用筷子了。

在寶寶學習用筷子吃飯之前,媽媽可以先嚐試著教寶寶用筷子夾一些大塊且不易滑落的東西,如蛋糕。然後,再練習夾細小的東西。

在為寶寶選擇筷子時,筷子最好用較細、圓的竹或木品,比成人的筷子短一些為好。

學習使用筷子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父母要做好引導工作,逐漸培養寶寶使用筷子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