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9章 寶寶的常見疾病問題集錦(1 / 1)

1.小兒口臭如何預防

口臭是令人感到不舒服的氣味,會給成年人帶來社交上的困擾,寶寶也有口臭的情況。預防寶寶口臭的方法有:

建立漱口、刷牙的習慣。

平時注意給寶寶及時喝水,水和唾液在口腔中可潤滑黏膜、清除微生物,維持口內環境。若寶寶口腔中的水和唾液減少,口腔幹燥,細菌繁殖、揮發性產物增多,口腔就會發生臭味。

要培養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定時定量,減少牙齒與食物的接觸時間。

注意飲食衛生,食物要新鮮幹淨。少吃油炸、煎的食品。

2.寶寶鼻出血對策

在氣候幹燥的冬季,鼻出血的現象很常見。寶寶患感冒、扁桃體炎、肺炎或腮腺炎等疾病時,出現高熱的症狀,鼻黏膜的血管充血腫脹,造成毛細血管破裂而出血。

鼻出血量較少時的處理方法

讓寶寶先坐下,用拇指和食指緊緊壓住寶寶兩側的鼻翼,壓向鼻中隔部,一般壓迫5~10分鍾左右,出血即可止住。

鼻出血量較多時的處理

如果出血量較多,或用上麵的方法不能止住出血,可用脫脂棉或幹淨的紙充填孩子的鼻腔。

在鼻梁或頸部兩側大血管處放上冷水浸濕的毛巾做冷濕敷,也可以止血或減少鼻出血。

如無法止血,則應及時去醫院診治。

不正確的止血方法

忌把頭仰著。仰夾會使血液流到咽喉部,導致血液吸入氣管及肺內,造成呼吸道梗阻。

3.寶寶該怎樣預防幼兒蛔蟲病

蛔蟲病是由蛔蟲寄生於人體小腸或其他器官所引起的疾病。預防幼兒蛔蟲病,要注意做好以下事項:

幫助寶寶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生吃瓜果、蔬菜時要洗淨。

飯前便後用流動的清水給寶寶洗手。

勤給寶寶剪指甲,並及時糾正寶寶吸吮手指的習慣。

殺滅家中的蒼蠅、蟑螂,減少對食物造成汙染的危險。

如果寶寶得了蛔蟲病,為避免讓寶寶重複感染,寶寶的內衣褲要每天更換,並對寶寶的衣服進行消毒。寶寶的被褥要經常晾曬,每次在陽光下晾曬2~3小時。

2歲以下寶寶的肝、腎等器官發育尚不完善,因此最好不服用藥物驅蟲。

4.寶寶發燒,別亂用成人APC(阿司匹林)片退燒

APC是由阿斯匹林,非那安丁和咖啡因組成的一種解熱鎮痛藥。

阿司匹林是一種曆史很久的解熱鎮痛藥物。該藥有胃腸道刺激症狀、出血、水楊酸反應以及皮疹或哮喘等不良反應。

寶寶的神經係統發育未成熟,高熱時常伴有驚厥,而APC中的咖啡因是一種興奮劑,容易誘發驚厥,故寶寶最好不用APC片退燒。

對於發燒,感冒的寶寶,服用阿司匹林或APC時,應避免劑量過大,時間過長,並在醫生指導下應用。

寶寶生病時,應去醫院診治,不要擅自給寶寶用藥。

5.寶寶出現急性憋氣是怎麼回事

寶寶突然出現氣喘、呼吸困難時。若還能聽到寶寶喉部的喘鳴聲,最常見的疾病可能是支氣管哮喘。

支氣管哮喘往往有反複發作的病史,發病前可以先有上呼吸道感染或氣管炎的表現。也可能因為接觸到某些過敏物質後突然發病。

哮喘發作時,寶寶喉部有喘鳴音,嚴重時可出現鼻翼扇動,張口呼吸。哮喘一般在夜間發作,症狀較為嚴重。

有些寶寶在某些要求不能被父母滿足時會大哭大鬧,隨即會莫名其妙地屏住氣,同時伴有麵色發紫、呼吸困難,稱“嬰幼兒屏氣發作症”,它不同於支氣管哮喘,可在短期自行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