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歲的寶寶乳牙已經出齊了,因此寶寶的飲食越來越規律,在這一階段,媽媽要留意給寶寶科學選擇零食的問題,同時,避免給寶寶吃糖果或者口香糖,因為,這些食物容易給寶寶帶來安全隱患。
同時,每天給寶寶準備營養均衡的三餐依然是媽媽們要重視的問題,這樣可以避免寶寶出現營養缺乏。
1.礦物質對寶寶健康至關重要
礦物質被譽為“生命的源泉”,種類眾多,對維持寶寶的健康以及促進生長發育更是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鈣:是構成骨骼和牙齒的重要成分,對生命活動起著重要支撐作用;同時遊離鈣能增強神經細胞的興奮性;參與肌肉收縮、保持酸堿平衡;有利於骨骼的形成,是寶寶成長發育過程中不可或缺的礦物質之一。
鈣主要來源於奶類、豆類及其製品,肉類、蛋品及蔬菜、堅果也是重要來源。
鐵:缺鐵會對寶寶的智力會造成長期損害,缺鐵的寶寶不管是語言能力還是運動能力都比較差。缺鐵會降低寶寶的免疫力和抵抗能力,更容易生病。
0~3歲是孩子大腦發育的關鍵時期,這個階段的缺鐵會對他們的智力發育造成嚴重損害。
鐵主要來源於動物內髒、瘦肉、禽血、蛋黃、綠葉蔬菜、豆類、水果等。
鋅:人體內有70多種酶和鋅有關係。這些酶通過對蛋白質和核酸的作用,促進細胞的分裂、生長和再生,能增強再生能力,還能加強免疫能力,對嬰幼兒有重要的營養價值。
鋅主要來源於海洋動物、動物肝髒、肉類、魚類、牛奶、穀類和豆類。
鎂:鎂是維持心髒正常結構和功能所必需
的營養素,是體內酶係統的激活劑,是骨骼和牙齒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嬰幼兒生長發育時期也非常重要。
鎂主要來源於植物性食物,如小米、玉米、小麥、豆類、紫菜等。
錳:錳在體內含量很少,起氧化促進劑的
作用,可以增強蛋白質代謝,促進嬰幼兒身體的正常發育。
錳主要來源於糙米、米糠、核桃、花生、馬鈴薯、葵花籽等。
硒:硒是一種較稀有的礦物質元素,它可以
清除體內過氧化物,保護細胞和組織免受過氧化物的損害;還可以清除體內自由基,提高肌體的免疫力。嬰兒出生時,血硒水平很低,需要從母乳中攝取大量的硒。
硒主要來源於魚粉、蝦、糙米、玉米、動物的肝和腎等。
磷:磷是牙齒與骨骼的重要成分,是構成乳牙和肌肉組織的必需物質,幫助維持體內酸堿平衡,在肌體能量產生和新陳代謝中發揮作用。大多數食品中都含有磷。
碘:碘在生長發育中是必不可少的。
海鮮、藻類、牛奶和其他奶製品中含有豐富的碘。
鈉:鈉在人體體液平衡和控製、預防脫水方麵作用不可忽視,參與神經和肌肉正常良好的活動,幫助細胞吸收營養物質。
所有的食物中均含有鈉,在加工過的海產品、罐頭產品和醃製產品中含量豐富。
2.給寶寶吃零食要定時定量
寶寶吃零食,一直是令媽媽感到糾結的問題。一方麵零食確實是對寶寶正餐的一種補充,而另一方麵過量吃零食又會給寶寶的正餐造成影響,甚至出現不愛吃飯的問題。
寶寶的零食該怎麼吃才是科學的呢?
(1)吃零食的時間
吃零食最好安排在兩餐之間,避免在正餐前吃大量零食,影響正餐的食欲。
(2)種類的選擇
以新鮮、易消化天然的零食為宜。油炸、高糖、高鹽的零食應盡量少吃或限製食用。
(3)吃零食的量
建議吃零食以少量為原則。不可用零食替代正餐的作用,吃零食可作為饑餓時的熱量補充。
(4)吃零食的頻率
吃零食的次數一天不超過3次。避免總量過多。
(5)玩耍時不可吃零食
在玩耍時,在不經意間攝入過多零食,而且容易會被零食嗆到、噎到。
吃零食前要洗手,吃完零食應漱口,預防齲齒並注意飲食衛生。
3.適合寶寶吃的零食有哪些
(1)奶及奶製品
奶類是含鈣最豐富的天然食物,同時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質和核黃素等重要營養素。純鮮牛奶、酸奶等,可以作為正餐中奶類食物攝入不足的重要補充。
(2)蔬菜水果類
新鮮果蔬類食物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維生素B 1、鉀、鎂、鈣和膳食纖維等有益於健康的營養成分。
果蔬類有:番茄、黃瓜、香蕉、梨、桃、蘋果、柑橘、西瓜、葡萄等。也可適當食用如海苔、蘋果幹、葡萄幹、香蕉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