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要讓孩子多發問
善於發問的人才是會學習的人。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可能開始要麵子了,再也沒有那麼多“為什麼”了,發問越來越少。這並不利於培養孩子鑽研的能力和精神。父母要鼓勵孩子多提問,對於不懂的內容,可以課堂上問老師,課後問同學。
對於已經學會的內容,也可鼓勵孩子采用“自問”的形式來增強記憶。比如在做出了某一題後,可以問問自己:能否采用更簡單、合理的方法去解?對於那些花費了比較多時間去記憶的內容,也可問問自己:能否采用更簡便、輕鬆的方法去記?這些問題也可以由父母提出,以幫助孩子學會發問。
5.複習是很重要的一環
古人雲:“學而時習之。”這就說明加強複習是提高記憶效果的最佳方式。許多學生習慣於下課後匆匆忙忙趕作業,很少進行複習。父母應及時提醒孩子,要先複習後做作業,複習時則要做到以下幾點:
及時複習。今天學習的內容今天就要複習,同一內容要複習幾遍。除了複習當天所學的內容,還要把前幾天老師教的內容也一起進行複習。
利用分散時間複習。考慮到孩子還有作業要做,很難有整段的時間來複習,要鼓勵他們充分利用點滴時間(如下課時,吃飯前等)來複習一些獨立的、簡短的內容。比如,背幾個單詞,讀一段課文,背一個數學或物理定理。
利用最佳時間複習。每個人應根據自己特點,根據家庭特點來選擇最佳的複習時間。有的孩子在清晨複習能取得最佳效果,有的孩子則能夠在傍晚取得最佳的複習效果。
循序漸進地複習。複習時,先分章節複習,然後再連起來複習,這種“滾雪球”的方法有利於把前後的知識聯係起來。
過度複習,提高記憶。對於那些需要記得住、背得出的內容,應先複習多遍,等完全記住後,再用原來的40%時間進行過度複習,這樣會記得更牢固。
6.有效地利用時間做作業
有的孩子有做事拖拉的習慣,不懂得講究時效,做作業時也是如此。有的孩子邊看電視邊做作業,有的孩子邊聽錄音邊做作業,也有的孩子邊吃東西邊做作業,甚至有的孩子邊玩邊做作業,如此磨磨蹭蹭,作業自然做不完,於是他們就開始叫苦連天。看到孩子叫苦,一些父母也跟著埋怨老師布置的作業太多。殊不知其實是因為孩子拖拉,不講究效率。更有些父母隻滿足於看到自己的孩子在做作業,根本不管他是否集中了注意力。久而久之,孩子養成了拖拉的習慣,繼而為上課不專心埋下伏筆。因此,父母必須督促孩子珍惜時間,養成時效觀念,提高做作業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