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唯分數是從、唯考試獨尊的今天。學校和父母都把成績當成衡量學生將來有沒有出息的重要標準,甚至是唯一標準。有一句俗語叫做:一考定終身。這在古時是真理,在現在同樣是定律。考試考得好的學生,將被人們視為有出息,一定會擁有一個流光溢彩的人生。考試考上了就平步青雲,考不上就永無出頭之日。
在這樣的心態下,很少有父母能夠心平氣和地對待孩子的成績,也很少有父母能用平常心對待孩子的考試。一旦學校開考在即,考場如戰場,那氣勢和兵臨城下差不了多少。
可是事實表明,成績好與不好,完全不能用來斷定孩子將來有沒有出息。如果一個孩子學習成績很好,但畢業後卻不會運用所學的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他隻能“紙上談兵”,很難成功;學習成績好的學生,也有可能囿於現在,不敢、不善於探索創新與觀察,經不起種種困難的考驗,不肯付諸行動。
這樣的“高分學生”,對社會做不出多大的貢獻。很多用人單位在招聘員工的時候隻重視文憑,這是一種非常愚蠢的表現。一紙文憑遠遠無法全方麵地反映應聘者的全部能力。在招聘場上,一些精通世事、有眼光的企業家在招聘時往往卻更注重實際能力,而不單隻看學曆。
古時提倡“任人唯賢”,看的也不隻是一紙文憑。曆史上,很多對社會作出巨大貢獻的人,在兒童時代的成績並不理想,有的甚至還是問題兒童。比如丹麥著名作家安徒生,他童年喪父,家醜人窮,別說有個好成績,他甚至連學校的大門都沒進過。可是,他最後還是成為了最偉大的童話作家。
還有著名發明家愛迪生,小時候非常頑皮,也是老師眼裏的問題學生,經常會問一些老師回答不上來的問題,還因為成績不好而被學校開除。眾所周知,他後來成為了偉大的發明家,人類因為他發明的電燈而開啟了一個新紀元。
孩子學習成績好,這固然可喜,但是父母也不要把好成績當成孩子的全部。父母要讓孩子知道,再好的成績也隻是一個起點。更不要把孩子的好成績當成炫耀的工具,借孩子的好成績為名而大肆宴請賓客,高額消費。成績出來後,麵對孩子不理想的成績,父母要以平常心對待,要做到“兩戒”:
一戒:冷暴力
冷暴力的科學釋意為:不通過毆打或其他行為暴力來解決問題,而是以冷淡、輕視、放任、疏遠和漠不關心,以致使別人精神上和心理上受到侵犯和傷害。冷暴力出現的範圍很廣,不僅在家庭之間,在工作單位及學校等場所中也時有發生。比如說,一個典型的冷暴力例子,是當你跟對方說了很多話,而對方隻用一個“嗯”或者是“哦”之類寥寥幾個字來回複你。而且,這種冷淡是對方故意為之,試圖以此造成對你心理上的負麵影響。
一些父母看到孩子的成績後,氣不打一處來,就用冷冰冰的眼神看著孩子,不理會孩子,不願搭理孩子,好像連和孩子多說一句話都是多餘的。有很多教育專家指出,父母表現出來的冷眼相待和無聲的語言,就是一種標準的冷暴力。
有很多孩子私下裏會和好友抱怨:我最怕我爸媽看完成績後一點反應也沒有,時時處處冷臉冷言冷語的對我,真夠我受的。考試分數根本不能用來衡量一個孩子的真實學問,更無法鑒定一個孩子將來會不會有出息。所以,父母大可以平常心對待考試成績。
二戒:大發雷霆
所謂大發雷霆,即是大發脾氣,高聲訓斥。一些容易激動的父母看到孩子的成績單後,血壓升高,用大嗓門教育孩子,從“沒出息”一直罵到“笨蛋”,簡直讓孩子無法抬頭。但處於盛怒中的父母絕對想不到,這樣做不但收效甚微,還極有可能使孩子產生對立情緒,反而不利於提高學習成績。
專家指出,父母這種發泄方式,其實對孩子的自尊心傷害極大,應當克製。依照兒童的心理特點,父母用較低的聲調教育孩子,效果比一味的高聲調要好得多,因為當父母低聲的語調與孩子高昂的、帶著激動情緒的高聲調相接觸時,孩子能夠感受到父母的穩重沉著,從而受父母的情緒的良性影響,孩子的激動情緒也會逐步緩和起來。
此外,父母用低聲調、平和的語氣與孩子交談,還可以增進彼此間的親密感,能引起孩子傾聽的意願,讓孩子覺得父母的話很重要。而父母如果采用大發雷霆的方式與孩子溝通,孩子會因為受到父母高聲調的突然襲擊而手足無措,更談不上有聽父母講話的心思了。當父母用較高的聲調和孩子講話時,孩子會更多地去注意父母的情緒,而不是父母講話的內容。而當父母低聲調用和緩的語氣跟孩子講話,孩子必須集中注意力才聽得到。即使開始很不想聽父母講話的內容,但是由於孩子集中了聽力,也會不知不覺地接受父母的觀點,認可父母所講的道理,並從中受到教育。
給孩子、也給自己一個平常心,讓父母平靜地對待孩子的每次考試。無論是中考還是高考,平常心都是父母和子女應有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