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5章 不要盲目報興趣班(2 / 2)

4.剝奪了孩子的自由

繁忙的興趣班霸占了孩子寶貴的周末,而周末應該是孩子最輕鬆的時刻——他們本該可以和父母去公園玩,可以看自己喜歡的動畫片,可以和小朋友們一起玩遊戲……

小孩子生來好動,是以遊戲為生命。魯迅先生也說過,遊戲是兒童的天性。可是,興趣班的學習往往讓孩子忙得喘不過氣來,更別提遊戲了。事實證明,過多的興趣班不但剝奪了孩子們自由活動的空間,也會導致孩子們感覺到身心疲憊、不開心、不快樂。

5.“定向”培養,抑製了孩子的興趣

著名鋼琴家郎朗一次采訪中回憶兒童時期學鋼琴的經曆,他說,父親當年為了監督他好好學鋼琴,曾說過“不學就去喝毒藥,去跳樓”之類極端的話。不可否認,郎朗是個幸運兒,自己的興趣能夠得到培養,最終還是把它發展成自己的職業,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幸運兒的名額畢竟太少。在一個成功的郎朗背後,人們更為熟悉的是千千萬萬因為被父母強迫著練琴的壓抑的孩子們。更多的孩子可能即使上興趣班仍無法獲得很高的成就,反而挫傷了他們的自信心。

有些父母往往都是根據社會需求給孩子報興趣班。父母認為什麼重要、有用,就會給孩子報名學習,根本就不顧及孩子本人是否感興趣。還有些父母是因為自己小時候沒條件學習自己感興趣的東西,有了孩子以後,想要通過孩子來完成自己兒時的願望,同樣不顧及孩子是否感興趣。很多父母的這種“定向”培養會給孩子帶來沉重的壓力,甚至可能致使孩子越來越厭倦學習,這對孩子的身心的健康發展沒有任何好處,隻會抑製孩子的學習興趣。

既然盲目讓孩子進興趣班有如此大的危害,那麼,什麼是理性的做法呢?筆者認為,父母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麵提高認識:

1.明確孩子上興趣班的目的

興趣班是讓孩子學習知識和技能的課堂,讓孩子體驗快樂的課堂。父母在為孩子選擇興趣班的時候,不要一味地跟風或者帶著功利心,不要強迫孩子喜歡這、喜歡那。不論是學習還是運用,隻有在本人有意願、有興趣去做的情況下,才能有真正的進步。相反,如果在最初就放手讓孩子去做自己熱衷的事情,久而久之,他就會養成好習慣,無論做什麼都會堅持到底的好習慣。

2.不要盲目地同時學習多種技能

如果孩子的興趣愛好很廣泛,學習的興趣也很濃,可以考慮讓孩子同時報幾種興趣班,隻要是孩子感興趣的,孩子學習起來就不會覺得是壓力。

如果在同時報的幾個興趣班中,有孩子不感興趣的,他的注意力就會分散,結果必然是“一瓶不響,半瓶晃蕩”。同時,這也會加重孩子的負擔,甚至使他產生厭學情緒。

3.要根據孩子自身的特點選擇興趣班

給孩子選擇興趣班,一定要根據孩子自身的特點來做決定。幼兒的興趣容易變化,尚不穩定。鮮明、生動、變化多樣的事物或活動能引起孩子直接興趣;單調、刻板的事物和對象,孩子一般不會太喜愛。

因此,父母在為孩子選擇興趣班的時候,隻有根據孩子的興趣出發,才能有助於孩子的身心發展。經常違背孩子的興趣,強迫孩子做他不願做的事情,很容易引起孩子的不滿情緒,造成孩子遇事反抗的不良反應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