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7章 每個人的肩上都挑著責任(1 / 2)

責任感是每個孩子都應具備的重要品質,能使孩子的人格得以健全發展,對於孩子日後的成長非常重要。

那麼什麼是責任感呢?通俗點說,就是盡心盡力盡責做好應該做的事情,這就是責任感。

但總有一些孩子責任感不強,在家事事靠父母,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在校無視課堂紀律,不按時完成作業……麵對這樣的孩子,父母往往無可奈何。

其實,孩子責任感不強錯不全在孩子。孩子尚處於成長階段,常常搞不清楚這樣做對自己和他人到底有什麼不利影響,根本無法真正理解責任感,缺乏責任感也很正常,孩子的責任感並不是與生俱來的,是靠父母、學校、社會的合力培養而逐步形成的。隻有從小培養起對父母、對家庭、對社會的責任感,孩子才能自覺承擔起應該承擔的責任,長大以後才能立足於社會,獲得事業的成功與家庭的幸福。

如何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呢?根據筆者的經驗,可以從以下六個方麵入手。

1.讓孩子養成做事持之以恒、善始善終的好習慣

很多孩子都缺少堅強的意誌力,而這恰是培養孩子的責任感所需要的。孩子的好奇心都很強,什麼都想去看看、去摸摸,但是隨意性很強,做事要麼虎頭蛇尾,要麼中途而廢,很難堅持下去,這就是缺乏責任感的一種表現形式。

所以,父母交給孩子做的事情,哪怕是極小的事情,隻要是孩子能力所及的事情,就不能允許孩子中途隨意放棄,要讓孩子善始善終把事情做完做好才能結束。為了培養孩子養成做事持之以恒、善始善終的好習慣,父母可以在孩子完成事情的過程中采取檢查、鼓勵、督促以及評價機製,讓孩子完成得更好。

2.增強孩子對家庭的責任感

父母要大膽放手,讓孩子積極地參與到家庭生活中來。父母不必對孩子隱瞞自己的難處,引導孩子發表自己的見解,讓孩子感到家庭的美滿幸福和自己也息息相關,這樣孩子對家庭的責任感便會油然而生。

在日常生活中,家裏的一些事情,父母都可以讓孩子幫著出謀劃策,積極采納孩子的好建議並加以表揚;家裏的家務活,父母和孩子也要有明確的分工,個人幹好個人分內的事,父母決不能因為怕耽誤孩子學習而大包大攬。在這樣一種參與家庭生活的過程中,孩子的責任感就會與日俱增。

3.讓孩子為自己的過錯買單

要想培養孩子的責任感,父母應當教育孩子勇於為自己的過錯買單。不論孩子有什麼樣的過錯,隻要他具備承擔責任的能力,就要讓孩子對自己的不良行為負責。比如孩子損壞了別人的東西,父母就應讓孩子自己去照價賠償;孩子衝動之下打傷了別人,父母就應讓孩子自己去登門道歉,並讓他抽出一定的時間護理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