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7章 每個人的肩上都挑著責任(2 / 2)

隻有對自己的過錯擔負起一定的責任,孩子才會深刻地體會到,由於自己的原因,讓別人受到很大的痛苦,以後再也不能任性、為所欲為了。這樣,孩子自然而然地就培養起了責任感。

4.父母做好孩子的表率

父母的一言一行對孩子的影響是巨大的,孩子往往會模仿父母的行為。一個對孩子、對家庭、對社會毫無責任感的家長,不可能培養出具有很強責任感的孩子。

有的父母為了自己省心把孩子交給老人撫養,一周才與孩子見上一麵;有的父母工作時間跑回家做家務,不認真對待工作;有的父母不尊老,老人住院了也不去陪護,依舊在家享清福;有的父母缺少愛心,一遇到捐款等公益活動就尋找借口為自己開脫等不負責任的表現。在這樣的父母的長期影響下,孩子就會去模仿父母的行為,就不可能培養出責任感。所以說,父母隻有在生活中給孩子做好表率,才能更好地去影響和教育孩子。

5.讓孩子克服依賴思想

許多父母對孩子的關懷可以說是無微不至,孩子過著養尊處優的生活,幾乎所有的應該自己做的事情全都由父母包辦代替了,所有的責任都由父母承擔了,孩子們隻知道索取而不懂得付出,缺乏責任感。

因此,培養孩子的責任感,父母首先要停止對孩子的溺愛。孩子力所能及的事,父母要讓孩子自己動手做,不要因為孩子小而隨意剝奪了孩子為自己承擔責任的機會。

從孩子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開始培養責任感。比如自己的玩具自己收拾,自己的床鋪自己整理,家庭作業自己獨立完成等。孩子的工作就是學習,學習是為了未來更好地工作,要讓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養成獨立進行閱讀和觀察、獨立作業、獨立收拾文具等習慣。要讓孩子懂得生活、學習上的事是他自己的事,他完全有責任對自己負責,也有對自己負責的能力。隻有讓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得多了,做習慣了,孩子就沒有了依賴思想,責任感也就自然而然地培養起來了。

總之,要讓孩子明白,每個人的肩上都挑著責任。要培養孩子的責任感,父母不要操之過急,要做到循序漸進,逐步提高孩子承擔責任的能力。按照孩子年齡段的特點,父母可以先從生活自理方麵能力的培養開始,逐漸過渡到為家庭、為學校、為社會的責任感的培養。隻要做到持之以恒,一抓到底,培養孩子的責任感也並非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