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9章 幸福哺乳(1 / 3)

1 讓寶寶吃上初乳

媽媽在產後7天內分泌的乳汁稱為初乳,但初乳量少,較黏稠,顏色發黃,有腥臭味,觀感較差,因此,有的媽媽認為它不太幹淨,不願意給寶寶吃,但這是不對的。

(1)初乳很珍貴

與成熟乳相比,初乳含有更多的蛋白質和免疫物質,被稱為嬰兒出生後最早獲得的“免疫抗體口服液”,它可增強新生兒的抗病能力。

初乳中的生長因子能促進嬰兒的腸道發育,並有助於預防變態反應和對某些食物的不耐受性,從而減少過敏。

初乳的脂肪和糖含量較成熟乳低,適於生後10天內的新生兒消化吸收。

初乳中的鹽類如磷酸鈣、氯化鈣,微量元素如銅、鐵、鋅等礦物質的含量明顯高於常乳,且鋅的含量尤其高,是正常血鋅濃度的4~7倍。

初乳中維生素含量也明顯高於常乳,尤其是初乳中的維生素B 2含量有時較常乳中高出3~4倍,另外,媽媽的初乳中還含有β-胡蘿卜素。

由此可見,初乳中的營養對寶寶來說都非常珍貴,媽媽不應讓寶寶錯過初乳。

(2)初乳量少時如何滿足寶寶的需求

初乳的量雖少,但是剛出生的新生兒胃容量也很小,所以,隻要讓新生兒勤吸吮,一般都能滿足其需要。

此外,初乳量少必然就需要增加哺喂的次數,新生兒的吸吮能力很強,這種吸吮刺激可促進母乳的分泌,並且刺激越頻繁,母乳產生就越快,這對母乳喂養是有好處的。

2 母乳喂養的好處

近年來,母乳喂養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國際上已將保護、促進和支持母乳喂養作為婦幼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

母乳是嬰兒最適宜、最理想的營養食品,是最適合6個月以內嬰兒生長發育所需的天然營養品。任何一個學識淵博的營養學家都不可能創造出比母乳更適合嬰兒需要的代乳品。母乳不但有利於嬰兒的健康成長,更有利於保護嬰兒減少疾病的發生率。這是因為母乳中含有許多免疫成分,是預防嬰兒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的重要物質。

母乳中含有嬰兒生長發育所需的營養素,如蛋白質、脂肪、糖類、礦物質和維生素等,且各種營養素含量適中,比例恰當,質量優良,易於消化吸收,符合嬰兒的營養需要。所以一般認為,在母乳充足的情況下,嬰兒在4~6個月之內不需要添加任何食品,隻要有充足的陽光照射,單靠母乳喂養就能保證嬰兒生長發育的需要。

3 應科學哺乳

喂奶時應將乳房托起,把乳頭和乳暈一起放入寶寶口中,這時在寶寶上唇外麵可看到部分乳暈,下唇外部看不到乳暈。寶寶會緩慢而有力地吸吮,可看到寶寶的吞咽動作,也能聽到寶寶吞咽的響聲。

大部分媽媽喂奶時,往往會用食指和中指將奶頭夾住喂,這樣對出奶不利。應該把手張開,從下往上把乳房托起來並握住整個乳房,拇指從上往下指,其他手指在下麵托著乳房。

一般情況下,在寶寶貼緊媽媽並張開嘴時,馬上把乳頭塞在嘴裏,寶寶就會吮得很好,但小心別堵住寶寶的鼻子。

每次喂奶10~20分鍾左右,兩側乳房輪流喂,吃空一側乳房後再換另一側。如果乳汁多,可用拇指和其餘四指上下輕壓乳房上部,避免寶寶吮乳過快而嗆奶。如果寶寶吮乳過快,將空氣一起吸入,就容易吐奶。發生這種情況時,應輕輕地拍寶寶的背,讓寶寶緩口氣再吃奶。

4 判斷母乳是否充足的方法

(1)喂奶前乳房豐滿,喂奶後乳房較柔軟。

(2)喂奶時可聽見寶寶的吞咽聲(連續幾次到十幾次)。

(3)母親有下乳的感覺。

(4)寶寶的尿布24小時濕6次及6次以上。

(5)寶寶的大便軟,呈金黃色、糊狀,每天2~4次。

(6)在兩次喂奶之間,嬰兒很滿足、安靜。

(7)體重平均每天增長18~30克或每周增加125~210克。

5 能增乳的營養素和食物

母乳是新生兒最理想的食品。我們國家明確提出嬰兒母乳喂養好,號召母親要用母乳喂養,因為這對新生兒的發育成長十分有益。一般母親要用母乳哺育一年時間。

為了給嬰兒提供量多質好的乳汁,新媽媽必須注意飲食調理。據測定,母親在產後第1個月,每日平均分泌乳汁為680毫克,第3個月每日平均為770毫克。新媽媽膳食中熱量、蛋白質、脂肪等攝入量高者,其乳汁內的含量也高,即可成為高質量的乳汁。因而,母親應該在哺乳期間吃一些營養豐富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