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8章 產褥疾病需防治(3 / 3)

(3)分娩時胎兒對膀胱和尿道產生壓迫,造成這些器官充血水腫、排尿疼痛。

(4)產後腹壁變鬆弛,膀胱的張力下降,從而引起排尿障礙。

7 預防產後尿瀦留

產後尿瀦留在產婦中並不少見,許多初產婦在分娩後一段時間內會出現小便困難,有的產婦膀胱裏充滿了尿,但卻尿不出來;有的產婦即使能尿,也是點點滴滴地尿不幹淨;還有的產婦膀胱裏充滿了尿,卻毫無尿意。

產後尿瀦留的發生,是因為分娩過程中子宮壓迫膀胱及盆腔神經叢,使膀胱肌麻痹,運動遲緩無力;產後盆腔內壓力突然下降,引起盆腔內淤血;加上產程過長引起體力大量消耗,導致排尿困難,從而給產婦帶來痛苦。需要采取的方法如下:

(1)產後4小時即應主動排尿,如果排尿很困難也應每3~4小時做一次排尿的動作,這樣有利於鍛煉膀胱逼尿肌和腹肌的收縮力。

(2)常用溫開水衝洗外陰、尿道,做排尿動作時可聽一些流水聲音(或用錄音機放送)刺激大腦皮層,以起疏導排尿作用。

(3)每日做3~4次仰臥起坐,每次重複做10~20次,以加強血液循環,解除盆腔淤血,改善膀胱和腹肌的功能。

(4)用熱水袋敷小腹部,以刺激膀胱收縮並有利於局部血液循環。

(5)在有尿意而不能排出時,可用拇指按壓關元穴,持續1分鍾便可排尿。

8 防治乳腺炎

分娩後,產婦要注意防止乳腺炎的發生。因為產婦新產後容易出現乳脹、乳汁淤積的情況,而淤積的乳汁極易導致細菌生長繁殖。另外,由於產婦乳頭、乳暈的皮膚很薄,很容易出現寶寶吸吮導致乳頭破裂而出現細菌感染的問題。

防止乳腺炎發生的方法是:在懷孕開始後直至喂奶期間,都要用幹淨濕毛巾擦洗乳頭和乳房,以保持清潔,增強局部皮膚的抵抗力,從而杜絕細菌從裂口進入乳腺而引起感染。在哺乳時要保持乳頭清潔,避免損傷,減少感染途徑。每次喂奶要將乳汁吸空,若嬰兒吸不完,可用吸奶器吸空,不要讓乳汁淤積在乳房中,以此減少細菌繁殖的機會。

9 防治妊高後遺症

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在分娩後,大部分新媽媽的血壓會逐漸恢複正常,水腫也會消失,蛋白尿也不再存在。

但這裏要講的是另一種情況,分娩後妊娠的症狀無任何減輕,或者某個症狀持續不消,或者在妊娠後期並沒有以上症狀,生後反而出現了高血壓、水腫及蛋白尿的症狀。這些都要注意,一定要找醫生治療。而且,自己要做到休息好,控製攝鹽量,盡量吃淡味菜,定期到醫院監測症狀,以免症狀持續發展。若形成後遺症,對腎髒和心血管是有損害的,應盡量在短時間內治好。

10 應對產後抑鬱症

產後新媽媽從興奮狀態轉入疲倦狀態,情緒從高亢轉入比較低落,部分新媽媽會出現感情脆弱、焦慮的現象,有時候會失眠、頭痛等,嚴重者可能日日以淚洗麵。一般產後兩三天會出現上述症狀,10天左右這些症狀將自動減輕或消失。倘若症狀持續惡化,需要注意是否患有產後抑鬱症。對於患產後抑鬱症的產婦,可從以下幾點積極應對:

(1)丈夫應該盡量陪伴,分擔育嬰責任,減輕產婦的身體勞累和心理負擔。

(2)產前到孕媽媽學校聽課,使孕媽媽學到足夠多的相關知識,減少焦慮。

(3)產後由經驗豐富的助產護士上門指導,及時傳授護理和育嬰技巧,以幫助產婦度過產後的情感脆弱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