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散步,肌肉的力量可得到加強,同時還可以幫助骨盆運動。這都有助於產婦分娩時減輕疼痛。
散步可改善腳部的血液循環,並可促進全身的血液循環,使胎兒血液供應更充足,使孕媽媽身體更健康。
通過散步,可刺激腳下的諸多穴位,從而調理髒腑功能,還可使孕媽媽健身病,對減輕腳部和下肢水腫也有利。
散步可安定神經係統,增加肺部換氣功能,幫助消化、吸收和排泄。
到室外散步,可吸收新鮮空氣,有利母子健康。
5 避免做家務勞動
按照鍛煉要求,妊娠後幹些家務活也是一種有益的運動,隻要不覺得累,可以像平時一樣做相同的量。但因妊娠後身體隨時都在變化,行動也越來越不方便,因此,幹家務活要適可而止。例如:
(1)不登高,不搬重物,不彎腰擦拭東西。
(2)洗衣服宜使用溫水,避免受涼,一次不要洗得過多,以免過累引起流產或早產。
(3)避免站立過久引起下肢水腫。
(4)外出路途較短者,以步行為宜,盡量不乘公共汽車。不到人群擁擠的地方去,以免腹部被人撞擊或被傳染流行性感冒或其他疾病。盡量不要遠路外出。
6 自我嗬護日常起居
由於本月已經接近臨產,胎寶寶在媽媽子宮內的位置下降,胎頭沿著媽媽骨盆軸的方向,降到骨盆內,孕媽媽腹部凸出部分會感覺到稍有縮回。
由於子宮底比起前兩個月有所下降,在腹部對心髒、胃、肺部的壓迫感會有所減輕,呼吸不再覺得困難,會感到比較順暢。同時,前一陣那種“一吃就飽、吃不下飯”的感覺也減輕,胃口開始逐漸變好,食欲也在漸好。
而且,孕媽媽的身體會變得沉重,懶得活動。還經常會有背痛、腰腿部的不適感,總是覺得疲倦,行動的難度也增加了許多。這個月一定要記著:動作緩慢一些並不要緊,主要是走路時可能因腹部膨大而看不清腳下。因此,步行在外和上、下樓梯時都要格外注意,一定要踩踏實了再走。
如果感到子宮收縮腹痛或發脹,就要立即停下來休息。睡眠要充分,平時要抓緊一切時間休息,以確保自己精力充足。
從這個月起,孕媽媽不宜再穿緊身的衣服,千萬不能為了形體而束胸勒腰,因為這樣做會限製血液的流動,導致四肢末端的血液回流不暢,以傷害到腹中的胎兒。
睡覺的姿勢,以左側臥為佳,以免身體受到壓迫。
注意盡可能不要坐低矮的小凳子和鬆軟的沙發。
坐椅子的時候,雙腳不要交叉,因為這樣有可能會限製腿部的血液回流,增加心髒負擔。
從這個月開始,孕媽媽要盡可能把手表、飾物去掉,包括戒指、手鐲等,以利於身體各個部位的血液正常循環。
孕媽媽可能會發現,自己頭上的油性分泌物開始增多,汗腺分泌也有所增加,皮膚會變得容易積存汙垢,陰道的分泌物也在增加,外陰部不再容易保持潔淨。然而,對於孕晚期比較容易慵懶的孕媽媽來說,更加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要經常洗頭洗澡,勤換內衣內褲,外陰部要天天用溫水清洗,以免感染。
進入妊娠晚期以後,一定要用淋浴的方式洗澡,如果用盆浴,極易使陰道感染。而且,長時間的盆浴會使子宮充血,危害胎寶寶的中樞神經係統。淋浴除了不易感染疾病之外,也不需要屈身彎腰,對孕晚期的孕媽媽來說,再合適不過。但是一定要注意,洗澡時要特別小心,站穩走好,防止滑倒,最好有人陪護。
妊娠晚期的幾個月,原則上要禁忌性生活,以免受到刺激,引起早產。常見症狀:
(1)下肢水腫:妊娠晚期常會有踝部及小腿下半部輕度水腫,屬於正常現象,經休息後便可消退。如果下肢水腫明顯,休息之後也不消退,則有可能腎髒有疾病或者有妊高症。如果懷疑有病患,要及時到醫院診斷治療。睡覺時以左側臥位姿勢為宜,下肢適當墊高一些。
(2)痔瘡:在孕晚期也屬常見病或明顯加重的症狀,這是因為增大的子宮壓迫引起的。到孕晚期要注意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必要時,要遵醫囑服用緩瀉劑軟化大便。
(3)仰臥位低血壓:如果較長時間處在仰臥姿勢,容易出現低血壓症狀,發生頭暈、麵色蒼白等現象。注意調整臥姿,改換為側臥位,血壓隨即可恢複正常,症狀也會消失。
(4)胃部難受:子宮增大,使胃部受壓,令人感覺到胃部脹滿不適,食欲不振。應對辦法是,采取少食多餐的方法,少吃不容易消化的油膩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