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0章 母體多保健(2 / 3)

②胎動監測:準媽媽自我監護測數胎動有助於及早發現胎兒缺氧。具體方法為:每天早、中、晚分別靜臥1個小時,由準媽媽憑主觀感覺分別記錄這3個小時的胎動次數,再乘以4,作為12個小時的胎動次數,逐日記錄。若發現胎動與往日差別較大,應及時到醫院檢查。

③胎心監測:準爸爸可以將耳朵直接緊貼準媽媽腹壁聽取胎心。正常胎心率應大於120次/分鍾,小於160次/分鍾。如胎心率大於160次/分鍾,則為胎心過快,表示為輕度缺氧;如小於120次/分鍾,則為胎心過慢;如小於100次/分鍾,則為重度胎心過緩,均表示缺氧嚴重;如胎心慢且不規則就更為嚴重,應及時到醫院治療。

5 警惕過期妊娠

正常情況下,胎兒從受孕生長發育到娩出約需280天,即40周左右。凡是準媽媽分娩未足37周就分娩稱為早產,超過42周(即超過預產期兩周)時稱為過期妊娠。過期妊娠的原因主要有:

(1)遺傳因素。過期妊娠一般有家族史。

(2)準媽媽內分泌失調。孕激素分泌過多,雌激素分泌過少,不易激發子宮收縮引起分娩。

(3)胎兒畸形。多見於無腦兒,因缺乏頭顱骨,先露部分少,不能很好地壓迫子宮,反射性地引起子宮收縮,故分娩不易發動。

此外,胎兒性別是由染色體決定的,與分娩遲早毫無關係。所以說,女孩懶月即過期妊娠一定是女孩的說法是沒有科學根據的。

常言道,瓜熟蒂落。胎兒發育成熟,自然就會降生。若“瓜已熟”而“蒂不落”,即到生產期還未生產,則意味著準媽媽的胎盤老化。此時準媽媽胎盤的物質交換和傳輸能力下降,會直接影響對胎兒的供氧和營養物質的輸送,致使胎兒處於慢性缺氧和營養不良的狀態。

此外,胎兒耐受不住臨產時子宮收縮產生的壓力,很容易窒息而死。

超過預產期生產對母親也有害處。此時胎兒顱骨變硬,頂骨凸起,囟門變小,在臨產期胎頭適應產道的變形能力減弱,致使產婦的並發症顯著增多,最常見的就是難產率增加。

因此,準媽媽如到了預產期仍不見動靜,應及時去醫院婦產科檢查。切忌在家中待產,這樣容易危及母嬰。

6 注意危險現象

懷胎十月,在臨產前的這個月,要特別小心一些生理現象,防止意外發生。

(1)頭痛、水腫、看東西模糊

這些症狀是典型的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的表現。而頭痛劇烈,並伴有眩暈、胃痛、嘔吐,則是子癇症的信號。

(2)血壓增高

如果孕媽媽原來就有高血壓,孕晚期就要積極控製血壓。如果血壓高的同時,還伴有蛋白尿、水腫,則應當警惕妊娠高血壓綜合征。

(3)體重增加

孕晚期,體重增加要適當,每周不宜超過500克。如果體重增加過快,要設法查明體重過快增長的原因,若單純因為飲食過量造成,則必須適當減少飲食攝取量。

(4)陰道流血

無論陰道流血量多少,都屬於異常情況。特別要注意有無發生前置胎盤、胎盤早剝等情況,若發生流血現象,必須盡快找醫生檢查。

(5)陰道流液

這是胎膜早破的表現,而發生破膜之後,隨時都可能發生宮縮,應當及早住院。

(6)腹痛

單純發生腹痛而無其他症狀的話,可能屬於卵巢囊腫蒂轉、闌尾炎等急腹症。如果腹痛伴有陰道流血,則可能是胎盤早剝。若腹痛發生,還要警惕是否有早產的可能性。

(7)胎動減少或頻繁

胎動有一定的規律性,如果比平時有減少或過度頻繁的情況發生,則胎兒可能有危險,要盡快去醫院就診。

(6)胎動消失

這種情況發生時,表明胎兒已經危在旦夕,必須快速就醫。

7 防治妊娠皰疹

妊娠期有的孕婦會發生以水皰為主的皰疹性皮膚病。一般認為是妊娠期產生不正常或過多的黃體酮,皮膚致敏而發生的,分娩後能夠自行緩解。

臨床表現:這是一種少見的皰疹性皮膚病,多發生在妊娠4~5月,也可發生在妊娠早期和晚期,極少數患者會在分娩後發病。

本病易發於四肢,尤其是手、足、臂、臍周、腹部、頭麵等處。發疹前周身不適、發熱、畏寒、劇癢,以後會出現多形性皮疹,表現為紅斑水皰,呈環狀排列,類似皰疹樣皮炎,之後水皰融合成大皰,皰破後形成痂皮,痂皮脫落後留下色素沉著。發作與緩解交替,間隔數周發作一次,隨後逐漸緩解。每次發作會引起劇烈的瘙癢,還會出現發高燒至41℃的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