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月產檢的注意事項
(1)產檢項目
一般從32周開始,產檢時便會加入胎心監護,每次約20分鍾左右。從懷孕第37周開始,每周要做一次胎心監護,以借助儀器記錄下胎寶寶心率的瞬間變化,這是了解胎動、宮縮時胎心反應的依據,同時可以推測出宮內胎寶寶有無缺氧。此外,血壓、體重、宮高、腹圍、血常規、尿常規、B超等仍是例行的檢查項目。
(2)注意事項
①妊娠並發症的防治:懷孕期間,常見的並發症有妊娠高血壓、子癇前症以及妊娠糖尿病。若病情控製不當,容易導致準媽媽及胎寶寶圍產期死亡率與罹病率的增高。所以,唯有及早診斷,控製病情,才能母子平安。
②預防早產:定期產檢可了解懷孕期間的各種狀況,且醫生會根據準媽媽的懷孕情況給予最適當的建議和處理。
③監測胎寶寶宮內缺氧情況:醫生可通過胎寶寶的心電圖檢查胎心率,以及進行電子監護B超、生物物理評分、多普勒超聲臍血流檢查等,可及時發現可能引起胎寶寶宮內缺氧的各種母源性因素,並得到及時診治。
④做好孕晚期自我保健:重視產前檢查有利於掌握妊娠情況,還需接受醫生的指導,而且發現問題及時得到解決是優生的關鍵。
2 胎心監護的注意事項
胎心監護是胎心、胎動宮縮圖的簡稱,是應用胎心率電子監護儀將胎心率曲線和宮縮壓力波形記下來供臨床分析的圖形,是正確評估胎寶寶宮內狀況的主要檢測手段。
(1)檢查時間
準媽媽應該從懷孕第37周開始每周做一次胎心監護,如有並發症,則可以從懷孕第28~30周開始。應注意胎心音的節律性是否忽快忽慢等,正常胎心音為120~160次/分,如果胎心音達到160次/分以上或持續100次/分,則表示胎寶寶在宮內缺氧,應及時治療。
(2)怎樣讀懂胎心儀器
胎心監護儀上主要有兩條線,上麵一條是胎心率,正常情況下波動在120~160之間,一般基礎心率線表現為一條波形直線。出現胎動時心率會上升,出現一個向上突起的曲線,胎動結束後會慢慢下降,胎動計數大於30次/12小時為正常,小於10次/12小時表示胎兒缺氧。下麵一條表示宮內壓力,隻有在宮縮時才會增高,隨後會保持在20毫米汞柱上下。
(3)胎心監護要做哪些準備
胎心監護不用特別準備,準媽媽隻要保證胎寶寶在做胎心監護時處於清醒狀態就好了。因對胎寶寶而言,如果睡著了,是不能進行胎心監護的,其結果可能並不準確。
3 待產時精神要放鬆
產婦過於緊張或恐懼會引起大腦皮層失調,使子宮收縮不協調,子宮頸口不易擴張,產程延長。孕婦精神放鬆,子宮肌肉收縮規律協調,宮口就容易開大,產程進展就順利。另外,精神過度緊張的產婦往往不會利用宮縮間隙時間休息,若休息不好,飲食就少,而在分娩過程中得不到充分熱量和水分的補充,就不能滿足分娩期消耗的需要,容易疲勞,延緩分娩進程,或者不能正確使用腹壓,影響子宮協調有力的收縮,妨礙胎兒順利娩出。所以產婦禁忌害怕和精神緊張。
4 胎兒缺氧窒息的治療與預防
(1)症狀
胎兒缺氧窒息也就是所謂的“胎兒窘迫”,是指通過胎兒的心跳變化判斷出他有缺氧或不舒服的現象,當胎兒血液中的含氧量低到一定程度時,胎兒的心跳就會變慢。
“胎兒窘迫”中會出現許多不同的情況,例如:胎兒心跳變快、變慢、心率變化小、羊水裏有胎便等,缺氧的原因主要有臍帶受到壓迫、子宮收縮太強、胎盤功能不好、臍帶繞頸、破水太久而沒有羊水等。
由於胎兒發生窘迫,心跳會發生變化,所以醫生會用胎心監護儀來觀察胎兒心跳的變化。正常的胎兒心跳應在每分鍾120~160次,並呈現上下波動的曲線。如果胎兒心跳每分鍾超過160次或低於120次,都表示胎兒存在宮內缺氧的情況。
(2)治療
不是每個胎兒心跳變慢都屬於窘迫,有的窘迫隻是短暫的,很快就可恢複,醫生隻需給產婦輸氧,或讓產婦側躺一會就可以改善狀況。萬一出現嚴重的胎兒窘迫,會危害到胎兒的生命時,醫生會采取措施,讓寶寶盡快出生。
(3)預防
①翻身試驗:當準媽媽由左側臥位向右側翻身或從右側臥位向左側翻身時,或由仰臥位向一側翻身時,若有重物向下墜落的感覺,則屬於不正常情況,應及時到醫院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