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第八輯(3 / 3)

莊子對惠子說:“南方有一種鳥名叫鴆鳩,您聽說過吧。那鴆鳩,是鳳凰一類的鳥。它從南海飛到北海,不是梧桐不棲身,不是竹子的果實不吃,不是甘美的泉水不喝。就在這時,一隻老鷹抓到了一隻腐爛的死老鼠,鴆鳩從它的身邊走過,老鷹便緊張起來,抬頭對鴆鳩發出“嚇”的怒斥聲。現在您也想用梁國相位來嚇唬我吧。”聽莊子講完,惠子麵紅耳赤,不知說什麼好。

還有一次,莊子在濮河上釣魚,楚威王派兩個大夫前來,帶著楚威王的親筆信,要請莊子去當楚國的宰相。兩個大夫客氣地轉達楚威王的問候:“大王想拿我們國家的事麻煩您,請不要推卻!”

莊子隻自顧自地釣魚,手裏拿著釣竿,眼睛盯著水麵,對兩位大夫的恭敬與楚王的盛情,一點也不理睬。最後莊子說:“我聽說楚國有一隻神龜,死了已經三千年了。楚王把它的遺體,用竹箱子裝著,用手巾蓋著,珍藏在廟堂裏。您二位說說,這隻龜,是願意死了以後,留下骨頭讓人珍惜呢,還是寧願活著,在沼澤中搖頭擺尾呢?”

二位楚大夫答道:“那當然是願意活著,在泥澤裏搖頭擺尾了。”

莊子大笑道:“那好,你們回去吧。我願意活著,在沼澤裏搖頭擺尾,自由自在。”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男孩要掌握榮辱的分寸,知道滿足就不會受辱,知道適可而止就不會遭到不幸。

北宋著名文人範仲淹,一生為官清正廉潔,勤勞奉公,生活節儉。他出身寒微,但受其父範墉的為官清廉,從不奢侈享樂影響很深。他“少有大節,於富貴貧賤毀譽歡戚不一動其心,而慨然有誌於天下。”從小就立下遠大誌向,不論貧賤富貴都絲毫動搖不了他的誌向。

這裏僅以兩件事來表現他不為貧賤富貴動搖其誌,一生儉約的風尚。範仲淹早年在醴泉寺求學時,家境貧寒,隻得每天吃粥度日。晚上,他用少量的米煮成一盆稀粥,到第二天早晨便凝固成塊,然後再將粥劃成四塊,早晚各吃兩塊。沒有錢買菜,他便把少許菜葉菜根用鹽水醃漬,切碎了就粥吃。後來,這被一位南京留守的兒子看到後,便從做留守的父親那裏拿來一些飯菜,送給範仲淹。過了幾天,這位留守的兒子看到送來的飯菜已經變質了,還放在一邊一點沒動,很不高興,問他為什麼不吃。範仲淹誠懇答謝道:“我並非不感激令尊的厚意,隻因我平時吃稀飯已成習慣,並不覺得苦。現在如果貪圖這些佳肴,將來怎麼能再吃苦呢?”

後來,範仲淹顯貴了,仍然“非賓客不食重肉(兩份肉),妻子衣食,僅能自充。”他依然注重節儉。家人在他的教導下,也衣著樸素,他對家人說:“吾貧賤時,無以為生,還得供養父母。吾之夫人親自添薪做飯。當今吾已為官,享受厚祿,但吾常憂恨者,汝輩不知節儉,貪享富貴。”範氏子孫個個認真聆聽。

兒子範純仁娶親之際,範仲淹主張一切從簡。當他聽說新媳婦將飾以錦羅帷幔時,心中很不高興,立即傳訓純仁:“羅綺非帷幔之物,吾家素清儉,安能以羅綺帷幔壞吾家法,若將帷幔帶入家門,吾將當眾焚之於庭。”最後,範純仁的媳婦聽從了勸告,樸素清簡地成了親。

不貪圖眼前利益

托爾斯泰說:“理想是指路明燈,沒有理想,就沒有堅定的方向;沒有方向,就沒有生活。”有理想、有正義感的男孩,必然會讓發明或發現造福於全人類,這是偉大而高尚的舉動。如果讓它隻成為富人斂財的工具,那其行為就顯得渺小而可悲了。

倫琴讀中學的時候,並未顯得特別聰明,代數、幾何、物理和化學幾門功課都是成績平平。他像其他孩子一樣,活潑好動。不同的是,倫琴少年時期就顯示出他富有正義感。

有一次,一個同學在黑板上給老師畫了一幅諷刺漫畫。老師惱怒了,將此事告到校方。校方派人到班上來追查,要求學生揭發作畫者。倫琴倔強地站在學生一邊,始終不肯透露那個同學的名字。結果,倫琴被無理地逐出了校門。

這時,倫琴的母親鼓勵兒子說:“對於你來說,中途退學是件難過的事。但是,道路總是人走出來的。你要想到,你是一個優秀的青年,隻是不幸遇到那樣的事情。我相信你!”

母親的教誨堅定了倫琴繼續學習的決心。他堅持在家裏自學,隨後參加了中學畢業考試。雖然他的考試成績名列前茅,校長卻沒有原諒這個倔強的學生,還拒絕發畢業證書。沒有中學文憑,等於失去了報考大學的資格。倫琴隻好自謀生路,到一家紡織廠裏當了一名管理員。但是在工作之餘,他仍舊堅持自學,複習功課,期待著上大學的機會。

在一位好心人的幫助下,倫琴在一所大學當了旁聽生。不久,他進入瑞士蘇黎世私立綜合技術學院,當時這所大學接收沒有高中學曆的學生。1868年8月,倫琴以優異的成績獲得該校機械工程師的文憑。

誰也沒有想到,當年這個倔強的學生在他50歲時,最先發現了轟動世界的X射線。

不少商人欲出高價購買倫琴的發現,倫琴都拒絕了。他說:“美國人在我麵前揮動著上百萬的美鈔,我知道我會因此而發財,但是我不準備拍賣這一發現。”

“這我可就不懂了,為什麼不想以此來賺錢呢?我出50萬!”一位富商困惑不解地直搖頭。

對富商們的請求,倫琴淡然一笑,他說:“我的發現屬於所有的人,但願我的這一發現能被全世界的科學家所利用。這樣,它就會更好地服務於全人類。”

1901年12月10日,倫琴是獲得首屆諾貝爾獎的德國物理學家。

赫塞說,精神隻有順從真理時才有益,才高貴。背棄真理,受金錢賄賂,精神就會成為潛在性的惡魔,比動物的本能的野蠻性還要壞。倫琴發現X射線後,在金錢誘惑麵前,他依然選擇把他的發現無私地獻給全人類,體現了一位科學家的高尚品德。

男孩,你也想成為一個行為高尚的人嗎?那麼,你從小就要提高自身修養,淡泊名利,專注於學習,切莫把心思過分花在身外之物上,這樣一來,你不僅可以脫離低俗,而且因為專心致誌,你在成功的路上能夠走得更快。

永遠保持良好的心境

史蒂芬·柯維曾告誡我們,心境是一種世界上最神奇的力量。帶著愛、希望和鼓勵的積極心境往往能將一個人提升到更高的境界;反之,帶著失望、怨恨和悲觀的消極心境則能毀滅一個人。因此,我們一定要保持一種良好的心境。無論是樂觀還是悲觀,我們都要麵對同樣的世界,是否能做一個快樂的男孩,能否笑遍天下,全在自己的一念之間。

將情緒粗略地加以區分,可得出樂觀與悲觀這兩種感覺。而事實上,樂觀與悲觀就是一對孿生兄弟。

當同樣麵對一片廢墟時,樂觀的男孩會認為,這裏還可以重新蓋起高樓大廈;而悲觀的男孩卻以為,這裏的一切都完蛋了!同時麵對秋天時,樂觀的男孩會看到稻穀金黃,碩果滿枝;而在悲觀男孩的眼中,卻落葉蕭瑟,滿目淒涼。

樂觀的男孩每過一天,就會為自己每一天都有新的希望而感激;悲觀的男孩每過一天,就會認為自己生命的存折裏麵又減掉了一天。

在很多情形下,隻要稍微調整一下我們的心態、我們的視點,使它處於良好的狀態,我們就可以獲得一個全新的環境感受。

心理學中曾經有過這樣的實驗:

實驗的內容是看一張一群青少年正在沼澤區域挖地的圖片。

一位實驗對象在心情愉悅時對這張圖片是這樣描述的:“看來一切都很有趣,這使我想起了夏天,在大自然中勞動,是生命的真實享受,是一種無法比擬的快樂,在泥沼中挖土、種植,然後看著植物發育成長,是對勞動者至高無上的獎賞。”

在他情緒憂鬱的時候這樣描述道:“生活真是一場無休止的苦役。這麼小的孩子就要承擔如此又髒又重的體力活,這個世界沒有一點人情味,他們的家長、我們的社會幹什麼去了?這樣年齡的孩子顯然還有更有趣的事情可做。這真是一片可怕的黑色土地。”

在他情緒焦慮的時候,他這樣描述道:“我真擔心,這些孩子會弄傷他們的手腳,這種活應該讓年紀大一些的人去幹。一旦發生意外,真不知道會釀成怎樣的悲劇。你看旁邊沼澤地的水恐怕不淺吧,萬一孩子不小心滑下去……”

樂觀的男孩,對生活中可能出現的好事充滿了期待,所以他們對成功有著強烈的渴望,要求自己必須過上理想的生活;而在悲觀的男孩看來,世界上所發生的一切事情早已命中注定,自己的努力不過是徒勞地掙紮。

學會樂觀地思考,快樂地生活,可以使自己的生命充滿希望,悲觀的思維則會使你陷入恐懼的深淵。成功是快樂的,它不喜歡同悲觀的男孩打交道,一個男孩的內心如果從來都沒有感受過快樂、幸福的話,那麼,成功的機會即使來了,它也會從他的身邊溜走,並將永遠無法與它相逢。

善於調控自己的情緒,做情緒的主人

男孩子要明白:自製力是能夠控製自己、支配自己並自覺調節自己行為的能力。它表現為既善於促使自己去完成應當完成的任務,又善於抑製自己的不良行為。培養自己的自製能力對於今後走入社會具有重要的意義。

早年在美國一個叫阿拉斯加的地方,有一個年輕人的太太因難產而死,留下一個孩子。這個年輕人因為忙於工作,又忙於家務,沒有時間照顧孩子。因而他訓練了一隻狗,那狗聰明聽話,能照顧孩子,咬著奶瓶喂奶給孩子喝。

有一天,這個年輕人出門去了,讓狗來照顧孩子。他到了別的村莊,因遇大雪,當日不能回家。第二天才趕回家,狗聽到主人的聲音立刻開門出來迎接主人。年輕人把房門打開一看,到處是血,抬頭一望,床上也是血,孩子不見了,狗也渾身是血。主人發現這種情形,以為狗獸性發作,把孩子吃掉了,狂怒之下,拿起刀來向著狗頭一劈,把狗殺死了。殺死狗之後,他突然聽到孩子的聲音,隨後看見孩子從床下爬了出來,於是他欣喜地抱起了孩子。奇怪的是:孩子雖然身上也有血,但並未受傷。他不知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再看看狗的身上,才發現狗腿上的肉沒有了。他往床底下一看,床底下有一隻死掉的狼,口裏還咬著狗的肉。原來,狗救了小主人,卻被粗心暴躁的主人誤殺了。

雖然這隻是一個故事,但它告訴我們:人的感覺器官是用來搜集信息的,如果不經過大腦分析就下定論,便會產生誤會,令人做出追悔莫及的事。因此,凡事一定要三思而後行。不信,我們可以再看一個真實的故事。

在一場舉世矚目的賽事中,台球世界冠軍已走到衛冕的門口。他隻要把最後那個8號黑球打進球門,凱歌就奏響了。

就在這時,不知從什麼地方飛來一隻蚊子。蚊子第一次落在台球世界冠軍握杆的手臂上,由於手臂有些癢,冠軍停下來,蚊子飛走了。冠軍剛做好準備,蚊子又飛回來了,這回竟落在了冠軍緊鎖著的眉頭上。冠軍隻好不情願地再次停下來,煩躁地去打那隻蚊子。蚊子又輕捷地脫逃了。冠軍做了一番深呼吸再次準備擊球。天啊!他發現那隻蚊子又回來了,像個幽靈似的落在了8號黑球上。冠軍怒不可遏,拿起球杆對著蚊子捅去。蚊子受到驚嚇飛走了,可球杆觸動了黑球,黑球當然也沒有進洞。

按照比賽規則,該輪到對手擊球了。對手抓住機會死裏逃生,一口氣把自己該打的球全打進了。衛冕失敗,冠軍恨死了那隻蚊子。可惜的是他後來患了重病,再也沒有機會走上賽場。直至臨終時,他仍對那隻蚊子耿耿於懷。

因為一隻蚊子而衛冕失敗,實在令人痛惜。但倘若那位冠軍當時能以大局為重,控製好情緒,遺憾便不會發生。可見,控製好情緒對男孩而言有多重要。生活中誰都難免遇到一些煩惱之事,如果任由怨恨的情緒滋生,便會被憤怒衝昏頭腦,做出不理智的事,以致因小失大。因此,每個男孩都要理智地對待不愉快的事情,善於控製自己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