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第一輯(3 / 3)

生活對斯帕奇來說隻有黑夜,沒有陽光。在走投無路之際,他嚐試著用畫筆來描述自己平淡無奇的人生經曆。他以漫畫語言描述了自己灰暗的童年、不爭氣的少年時光——一個學業糟糕的不及格生、一個屢遭退稿的所謂藝術家、一個沒人注意的失敗者。他的畫融入了自己多年來對畫畫的執著追求和對生活的真實體驗。

連他自己都沒有想到,他在黑暗生活當中所塑造的漫畫角色一炮走紅,受到了無數人的喜愛,他的連環漫畫《花生》很快就風靡全世界。在他筆下走出了一個叫查理·布朗的小男孩,也是一個失敗者:他的風箏從來都沒有飛起過,他也從來沒有踢好過一場足球,他的朋友都叫他“木頭腦袋”。

了解斯帕奇的人都知道,這正是漫畫作者本人,日後成為世界著名漫畫家的查爾斯·舒爾茨早年平庸生活的寫照。查爾斯·舒爾茨成功了,而在此之前他卻是一個典型的失敗者,一無是處,隻有夢想。但是讓失敗有了價值的不是別的,正是堅持自己的夢想。

因為有了“野心”而變得偉大,因為追求自己的“野心”,生活多彩多姿。因為“野心”,生命有了無限可能。樹立自己的“野心”吧,看清自己,給自己定位,設定目標,規劃理想,你終將一步一步地走向成功。

不要讓恐懼阻礙你的人生之路

很多男孩過著憂鬱不安的生活,有時候獨自一人會感到非常恐懼;而有時候卻又遠遠地避開集體,害怕進入他們的圈子;有時候一想到失去別人的愛和尊重,就會戰栗不已,害怕遭到別人的輕視和拋棄。

很多男孩感覺不到別人對自己的賞識,感覺不到友情的美麗,感覺不到家庭生活的歡樂。很多男孩對自身感到不安,為自己可能的失敗和潛在的危險而焦慮,這種不安和焦慮常常會改頭換麵,以其他形式表現出來。

事實上,藝術家和小說家早就看出了這一點。托馬斯·曼在他的巨著《魔山》裏描寫了很多這樣的例子。人們過於敏感,非常恐懼,借著與肺結核病作鬥爭來逃避現實中的奮鬥。當然,與現實生活中需要勇氣的戰鬥、抗爭和掙紮相比,生病自然要容易得多。

我們現在明白了,有些慢性病患者實際上是害怕現實中的抗爭和奮鬥,潛意識中想讓自己生病,在疾病中可以尋求到安慰和舒適。疾病對於他們來說,隻不過是個巧妙的借口罷了。

正常的恐懼和病態的恐懼之間有一定的區別,弗洛伊德給出了一個絕妙的解說:一個人置身於非洲叢林,看見蛇會感到恐懼,這是很正常的事,這種恐懼感有利於保護自己。但如果一個人居住在房間裏也感到恐懼,以為在他的房間裏有一條蛇正藏在地毯下麵,那麼,這種恐懼就是病態的、不正常的。

仔細研究一下我們對自身狀況的許多焦慮,它們其實就像弗洛伊德所說的地毯下的蛇一樣,是人為幻想出來的。

當你遇上害怕的事,隻要敢於試一試,就會覺得並沒有什麼,也沒有你原先想像的那麼可怕。當你發現自己總是在回避你害怕做的事時,你還可以問問自己:“如果我真的去試,最壞的結果會是怎樣?”最壞的結果,絕不會比你想像的更可怕。

有位做推銷的男孩因為常被客戶拒之門外,慢慢患上了“敲門恐懼症”。他去請教一位大師,大師弄清他的恐懼原因後,便說:“假如你現在站在即將拜訪的客戶門外,然後我向你提幾個問題。”

推銷男孩說:“請大師問吧!”

大師問:“請問,你現在位於何處?”

推銷男孩說:“我正站在客戶家門外。”

大師問:“那麼,你想到哪裏去呢?”

推銷男孩答:“我想進入客戶的家中。”

大師問:“當你進入客戶的家之後,你想想,最壞的情況會是怎樣的?”

推銷男孩答:“大概是被客戶趕出來。”

大師問:“被趕出來後,你又會站在哪裏呢?”

推銷男孩答:“就——還是站在客戶家的門外啊!”

大師說:“很好,那不就是你此刻所站的位置嗎?最壞的結果,不過是回到原處,又有什麼好恐懼的呢?”

推銷男孩聽了大師的話,驚喜地發現,原來敲門根本不像他所想像的那麼可怕。從這以後,當他來到客戶門口時,再也不害怕了。他對自己說:“讓我再試試,說不定還能獲得成功,即使不成功,也不要緊,我還能從中獲得一次寶貴的經驗。最壞的結果就是回到原處,對我沒有任何損失。”這位推銷男孩終於戰勝了“敲門恐懼症”。由於克服了恐懼,他當年的推銷成績十分突出,被評為全行業的“優秀推銷員”。

“讓我再試一試”,是成功者的必由之路。要試出好的結果,還要做出十分勇敢、無所畏懼的樣子,而且全身心地表現出來。

人身上的潛能是無窮無盡的,為什麼絕大部分卻處於休眠狀態?主要是由於受到心理上無形障礙的影響。假如你想充分發揮你自己身上的潛能,想知道自己能勝任什麼事,那就從現在開始,把你身上的無形障礙,也就是你害怕做的事,一項一項排排隊,寫在日記裏,由易到難訂個跨越計劃。然後從第一件害怕做的事做起,直到不懼怕為止。這樣每完成一項,你就跨越一個心理障礙,解去一根捆綁自己心靈的繩索,消除一次“我從未做過”的念頭,擦去一個“我不敢做”的想法。

所以,一定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不要讓莫名其妙的恐懼給你的人生籠罩上一層陰影。隻有那些積極向上、不自己嚇唬自己的人,才會真正的快樂。

勇於挖掘自己的潛能

很多男孩缺乏自信,猶豫不決,因為失敗而唉聲歎氣。他們覺得自己低人一等,認為別人的見解永遠比自己高明,自己隻不過是別人嘲笑的對象罷了。他們因為境遇不佳而終日消沉懈怠、不思進取,最終陷入自暴自棄的漩渦不能自拔。這些男孩的思想和生活中充滿了失意和空虛,沒有一絲陽光和半點綠意。他們的精神世界是黑暗的,沒有光明,

沒有溫暖。

生活帶給他們的不是美好的享受,而是可悲的痛苦。他們在抱怨生活的同時,失去了對生活的激情,總是懷著得過且過的心理去混生活、遊戲人生。在這樣一個自暴自棄的惡性循環中,他們不知不覺地失去了再學習的機會、失去了被提升的機會、失去了掙錢的機會,最終也就失去了走出失意的機會。

一位商人在路邊看到一個衣衫襤褸的男孩在推銷鉛筆,頓生一股憐憫之情,於是順手把一元錢丟進男孩的懷中,就走開了。但他又忽然覺得這樣做不妥,就連忙返回,從那男孩手裏取出幾支鉛筆,並抱歉地解釋說,自己忘記取筆了,希望他不要介意。最後他說:“你跟我都是商人,你有東西要賣,而且上麵有標價。”幾個月後,在一個社交場合,一位穿著體麵的年輕男孩迎上這位商人,並自我介紹:“你可能已經忘記了我,我也不知道你的名字,但我永遠忘不了你。你就是那個重新給了我自尊的人,我一直覺得自己是個推銷鉛筆的小男孩,直到你走來並告訴我,我是一個商人為止。”

因為商人一個小小的舉動,男孩意識到了自己的尊嚴和價值,從此改變了自己的一生。當一個人點燃了自尊之火,自卑的荊棘將被焚燒殆盡,從而擺脫卑微,去證明自己絕不是一個弱者。

實際上,任何自食其力都比無所事事甚至卑微地乞求更好。喚醒了潛藏和沉睡的自尊,我們就獲得了重新積聚力量的機會和重新審視、評估自己的能力,從而以積極的心態去做改變命運的努力。

大部分男孩,並不缺少才能,也不缺乏天賦,他們缺的是認識自己和開發自己的勇氣和力量。他們常常這樣想:我的祖父是這個樣子,我的父親是這個樣子,我理所當然也是這個樣子。如果每天都用這樣的聲音告訴自己,那麼我們心裏殘存的理想和抱負,甚至那一點自尊就會被一點點地吞噬,剩下的隻有唉聲歎氣、自怨自艾。

怎樣從自暴自棄、消極沉淪中走出來呢?海倫·凱勒,一個耳朵不能聽、眼睛不能看、嘴巴不能說的女子,卻成就了非凡的教育事業;身殘誌堅的美國前總統羅斯福,憑借著頑強的毅力,連任13年總統,成為一代政治家典範。他們之所以沒有因缺陷而沉淪,就在於他們能夠麵對現實,不花一分一秒的時間去責怪別人,埋怨上天、父母或自怨自艾,而是努力讓自己身上僅存的優點變成優勢,並發揮得淋漓盡致;他們在“改變”以後,都極虔誠地熱愛生命、了解生命的本質,換言之,是生命的光熱幫助他們走出自暴自棄的陰影,克服障礙,跨越世俗的藩籬。

每個男孩的身上都蘊藏著巨大的能量,同時也蘊藏著信心,而平凡者往往並不知道自己有多大的能力。如果你把自己的信心挖掘出來,相信自己的才能,並不斷努力的話,你潛在的能量就一定會被挖掘出來,這將使你的人生變得無限光明,最終做出一番令人讚賞的業績。

請記住魯迅先生的一段話吧:這世界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有了路。人生少有壯舉,但倒下還是站立,卻反映了我們內心的選擇!站立,不僅是一種姿勢,更是一種尊嚴,一種精神,一種使命,一種人生的態度。

你必須為自己挺身而出,為自己站起來。隻有學會為自己“站起來”,才對得起自己,也才會得到大家的認可和尊敬。

擁有冒險的勇氣

冒險是一種從多層次、多角度、以多種手段來對待客觀事物的思維方式,它能挖掘自身的思維潛能,喚醒你沉睡的大腦,重新認識自我的價值。冒險包括超前思維、發散思維、收斂思維和定勢思維等方麵。

冒險精神並非與生俱來,多半是由訓練而來的,是經由冒險、失敗、再冒險、再失敗,而一步步鍛煉出來的。“保證什麼都不會出差錯”的男孩,一般都不可能成什麼大器。

任何領域的一流高手,都是因為能勇敢麵對他人所畏懼的事物才出人頭地,而一些取得了成功的人,也是如此,他們都是以冒險的精神作為後盾的。

冒險是每個男孩都無法逃避的生存法則,在每個人的成長經曆中,都經過無數次的冒險:在幼兒時期,敢冒險地站起來學走路;年紀稍長時,冒險學騎自行車;如果有條件,有人還冒險學開汽車,學遊泳、學跳傘……冒險需要勇氣,而有了勇氣,才可能動手去做事,沒有勇氣什麼事都做不成。有勇氣的男孩也會害怕,但是他會克服自身的恐懼,向不確定的世界邁進,而那些缺乏勇氣的男孩隻能平庸地像蝸牛一樣生活。

成功與財富,甚至你想擁有的每一樣東西、每一項技能都不是與生俱來的,要得到這些,一定要經過冒險的階段,並發揮“越失敗,越勇敢”的精神,嚐試,再嚐試,才可能最終獲得。

世界進步與冒險精神是息息相關的,甚至從某種意義上說,正是因為有了冒險的精神才促進了世界的進步。哥白尼的天體運行學說、美洲新大陸的發現等無數的事例證明,人類的一係列發現和創造都是從冒險開始的。勇於冒險的男孩,並非不懼風險,隻是因為他們能認清風險,進而克服對風險的恐懼。勇氣源於控製恐懼,而培養冒險精神則始於對風險的了解,特別是對風險所造成的後果的了解。冒險是一筆寶貴的財富,它在使人衝動的同時卻又給予人們熱情、活力及敢向一切挑戰的勇氣。

有一個男孩從小沒有看見過海,他很想看一下大海到底是什麼樣的。有一天他得到一個機會,當他來到海邊,那兒正籠罩著霧,天氣又冷。“啊,”他想,“我不喜歡海;很慶幸我不是水手,當一個水手太危險了。”

在海岸上,他遇見一個水手,他們交談起來。

“你怎麼會愛海呢?”這個男孩奇怪地問,“那兒彌漫著霧,又冷。”

“海不是經常都冷和有霧,有時,大海是很美麗的,無論什麼天氣,我都愛海。”水手說。

“當一個水手不是很危險嗎?”

“當一個人熱愛他的工作時,他就不會再害怕什麼危險——我們家的每一個人都愛海。”水手說。

“你的父親現在何處呢?”

“他死在海裏。”

“你的祖父呢?”

“死在大西洋裏。”

“既然如此,”這個男孩帶著同情和惋惜的語氣說,“如果我是你,我就永遠也不到海裏去。”

“那你願意告訴我你父親死在哪兒嗎?”

“啊,他在床上斷的氣。”

“你的祖父呢?”

“也是死在床上。”

“這樣說來,如果我是你,”水手說,“我就永遠也不到床上去了。”

一個人在冒險的過程中,會讓自己原本平淡的生活變得激動人心起來。而且,如果你勇於冒險求勝,你就能比你想象中做得更好。

勇氣和財富之間的關係是顯而易見的,因為風險和收益往往同時存在。不管做什麼生意,風險都是客觀存在的,追求財富本身就是一種需要嚐試者勇敢地麵對風險、征服風險的過程。一般情況下,風險越大,回報也就越大。在某種程度上,勇氣的大小,往往是貧窮和富有之間的分界線。

成功不在能知,乃在能行

沒有智慧和知識是不行的,但擁有智慧和知識而沒有行動,也同樣沒有用處。我們這個世界缺少實幹家,卻從來不缺少空想家。那些愛空想的男孩,似乎有滿腹經綸,其實,他們是思想的巨人,卻是行動的矮子。這樣的男孩,隻會使我們的世界越來越混亂,而不會創造任何有益的價值。

曾有個很有才氣的教授想寫一本傳記,專門研究幾十年前一個讓人議論紛紛的人物軼事。這個選題既有趣又少見,真的很吸引人。這位教授知道的很多,他的文筆又很生動,這個計劃注定會讓他獲得很大的成就、名譽與財富。一年過後,有人無意中提到那本書是不是快要大功告成了,誰知道,他根本就沒有寫!他猶豫了一會兒,好像正在考慮怎麼解釋才好,最後終於說太忙了,還有許多重要的任務要完成,因此自然就沒有時間寫了。

生活中,有很多男孩與這位教授十分相似,他們有很好的想法與規劃,有十分美好的理想與願望,可是沒有用實際行動來實現它。即使是再美好、再有價值的東西,不去做也隻能胎死腹中,令人惋惜。

有的男孩也知道為目標去行動,可是懷有“等”、“靠”的心理,有拖拉的習慣,總是不著急、不著慌,優哉遊哉,今天完不成,還有明天、後天。其實這種做法,隻能把工作越堆越多,導致明天的任務也完不成。久而久之,整個計劃都會泡湯。

當你下決心做事時,一定要立即行動,上天不會因為你美好的想象而送你一張餡餅。

數年前3月份的一個晚上,成功學大師克裏曼·斯通在墨西哥城訪問弗蘭克和克勞迪婭夫婦。

克勞迪婭談道:“我盼望我們在加丁區(加丁區是墨西哥城最令人向往的地方)能夠有一所房子。”

斯通問:“你們為什麼還沒有呢?”

弗蘭克哭了,答道:“我們沒有這筆錢。”

斯通說:“如果你知道你想要什麼,窮有什麼關係呢?”

弗蘭克沒有回答。

斯通又提出一個問題:“順便說一下,你是否讀過一些激勵人的勵誌書,例如《思考致富》、《積極思考的力量》、《你的潛能》、《信心的魔力》等?”

他們回答:“沒有。”

於是,斯通就告訴他們一些成功人士的經曆:這些人知道他們想要什麼,讀了一些勵誌書,聽從書中的意見,然後就行動。邁出第一步後,他們繼續堅持努力,最終獲得了他們所追求的東西。

斯通還告訴弗蘭克夫婦幾年前他自己的條件:用首次付款為1500美元的分期付款,購買了一所價值120萬美元的新房子以及如何按期付清了房款。斯通送給了他們一本他所推薦的書。

當年的12月份,當斯通正在家中休息時,接到了克勞迪婭打來的電話。她說:“我們剛從墨西哥城來到美國,弗蘭克和我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感謝你。”

斯通感到詫異:“感謝我,為什麼?”

“我們感謝你,因為我們在加丁區買了一所新房子。”

幾天後,在請斯通吃飯時,克勞迪婭解釋說:“在一個星期六的傍晚,弗蘭克和我正在家裏休息,有幾位從美國來的朋友打電話來,要我們用汽車把他們送到加丁區去。恰好那個時候我們都相當疲乏了,弗蘭克正準備拒絕時,書上的一句話閃現於他心中:‘邁出第一步。’於是我們決定用汽車送他們到那裏。當我們用汽車送他們通過這人造的天堂時,我們看見了自己夢寐以求的房子——甚至還有我們所渴望的遊泳池。我們買了它。”

弗蘭克說:“你可能很想知道:雖然這個房產的價值超過50萬比索,而我們的存款隻有5000比索,但我們住在加丁區新居的費用比住在舊居的費用還要少些。”

“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我們買了兩套房間,它們在財產上相當於一座房子。我們將其中的一套租了出去,那套房間的租金足以償付整個房產的分期付款。”

這個故事並不十分驚人,使人感到吃驚的是:一個沒有經驗、沒有背景,甚至沒有資金做本錢的人,隻要聽從大師的一些建議,然後付諸行動後,就能輕易得到他所想要的東西。

踏實肯幹的人總是早早行動。如果你想成就一番偉業,在確立你遠大的目標之後,就要靜下心來,認認真真、腳踏實地地做你該做的事情。在通往成功的路上,你不要夢想一步登天。如果基礎不紮實,那麼,你的奮鬥目標則無異於空中樓閣。所以,真正聰明的男孩,會一步一個腳印地走著,用自己的行動構築成功的基石。

我們要牢記:沒有智慧的知識是沒有用的,而沒有行動的智慧也是毫無價值的。活著,不僅是要思考,更多的是要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