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技術革新為網絡媒體理論傳播提供新空間。當前,信息技術正處於加速更新換代的重大變革期,一項新技術的應用甚至會帶來顛覆性的影響。大數據、雲計算、移動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突破了理論傳播時空平台限製,讓信息遠距離、實時、多媒體多向交互傳播成為可能。隨著5G移動通信技術、大數據、物聯網、可穿戴智能設備、人機交互等技術的應用,未來媒體發展更呈現出平台化、智能化、社交化等趨勢,將會出現一個提供集傳輸、分析、管理和服務為一體的更高層次上的智能傳播和學習網絡。這將為理論傳播提供廣闊發展的空間和動力。
媒體融合發展為網絡媒體理論傳播提供新優勢。媒體融合發展是一場廣泛深刻的革命,必將給理論傳播工作帶來新的機遇和挑戰。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是黨中央著眼鞏固宣傳思想文化陣地、壯大主流思想輿論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加快推進理論傳播必須抓住這一機遇,實現理論傳播與媒體融合發展的同步思考、部署和推進。當前,新興媒體發展速度之快、覆蓋麵之廣超乎想象。隨著技術的革新和進步,新興媒體正在向“融媒體”轉變。這將為理論傳播提供新的優勢,將有力地促進全媒體、全時段、全形態的傳播格局的形成。第一,它有利於打造完備的理論傳播基礎設施體係,徹底解決“人在哪裏,思想理論工作就做到哪裏”的問題,實現理論傳播高效、便捷和全覆蓋。第二,它有利於促進理論傳播內容和品質的提升,把傳統媒體在理論深加工上的優勢和新興媒體在理論傳播渠道豐富、形態多樣的優勢結合起來,提供更豐富和嶄新的全媒體傳播產品。第三,它有利於滿足多樣化、個性化理論需求,突出用戶需求導向,理論傳播更加具有針對性和吸引力,實現定點精準傳播。第四,它有利於學習的互動、交流,促進思想理論的啟發、碰撞和創新,在加深受眾理解和掌握深度的基礎上進一步檢驗和鍛造理論的科學性。
發展觀念變革為網絡媒體理論傳播提供新思路。網絡媒體理論傳播蘊含著發展觀念的變革,微傳播意識、互聯網思維、融合發展觀念將成為深入開展工作的基本理念。微傳播意識的興起迎合了信息化時代對短小精悍、生動具象的閱讀需求。在信息化時代,短、簡、快為特征的信息更易被傳播和接收,生動形象則更容易激發情感認同和思想共鳴。輕閱讀、沉浸式成為網絡媒體理論傳播需要關注的兩大著眼點。互聯網思維意味著對平等傳播、互動交流、開放協作的重視,將克服當前理論單向傳播的效果局限,吸引更多的人關注理論。未來理論傳播載體更應是一個開放性和社會性的服務平台。每個人都能在平台上找到自己的通道,可以按照話題、主題、專題來參與自主式的理論學習。融合發展意識強調理論傳播在“內容生產+產品形態+渠道占有”的統一,強調媒體全要素的重組和整合以及生產方式、體製機製的變革。這在一定意義上意味著理論生產和傳播界限的打破,實現對傳統理論生產和傳播內涵認識的突破,理論傳播會出現 “短、平、快”的特點以及以“混搭”“跨界”“碎片”等方式出場的“軟傳播”。
理論傳播要增強工作的科學性係統性
加快推進網絡媒體理論傳播工作是一項長期性、戰略性的基礎工程,形勢緊、任務重、要求高、責任大。為此,我們必須適應信息化發展新趨勢,以實現黨的創新理論有效傳播、提高黨的意識形態領導能力為目標,站在“四個全麵”戰略布局的高度,思考黨領導意識形態工作的新模式、新思路,緊緊抓住中央關於媒體融合發展的戰略部署,進一步增強緊迫性和責任感,增強工作的科學性、係統性,使工作不斷邁向新台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