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這世界,我來了!(1 / 3)

生活小建議

營養:

準媽媽在分娩過程中必須進食富含能量、易消化的食物,以補充體力。

對伴有胎盤功能減退、胎兒宮內生長緩慢的準媽媽,應攝取高蛋白、高能量的飲食,並補充足量維生素和鐵、鈣等。

保健:

1.戒除焦急心理。一條臍帶,連接著母子兩顆心,無論是在情感上,還是在品性上,母親都會深深影響胎兒心智的發育。母親著急,心境不好,也會導致胎兒在最後一段時間裏生活不寧,所以要切忌焦躁。

2.不宜大笑。大笑時容易使腹部猛烈抽搐,刺激子宮發生收縮。如果在孕早期大笑,容易導致流產,而在孕晚期大笑,則容易導致早產,所以準媽媽隨意大笑不止並不是一個好習慣。

3.準爸爸在照顧準媽媽的同時,要為即將見麵的寶寶營造一個良好的居住環境。

運動小建議

準媽媽要保持淡定平靜的心態,注意睡眠和休息。然而,腹部向外突出得越多,休息時越難找到舒服的姿勢,可以把雙腳墊高,白天也要多休息。即使寶寶快要來了,準媽媽也要堅持每天散步,做一個堅強的孕媽媽,以愉快的心情迎接寶寶的到來。

盡量順產吧,曾有人發起一項“孕婦回答次數最多的問題”的調查,其中“準備順產還是剖宮產?”高居第三位,僅次於“幾個月了?”和“預產期什麼時候?”,可見如今剖宮產是多麼普遍的現象。其實,剖宮產最初作為醫學手段出現時,隻是為了幫助無法自然分娩的孕婦生下孩子,換句話說,是準媽媽由於身體的情況,實在無法自己完成分娩時,才會迫不得已開刀。畢竟,人類有自然繁衍的本能,通過產道自然娩出寶寶,無論是對媽媽,還是對寶寶,都比剖宮產有更大的好處。

選擇自然分娩的媽媽都是勇敢的,也是我們提倡和鼓勵的。仍然猶豫不決是否要順產的準媽媽們,看看下麵順產的優勢吧,相信看完後你就能堅定決心了,一切都是為了寶寶。

1.順產疼痛持續時間短,恢複快。

順產時雖然疼痛是不可避免的,但隻要孩子生出來,媽媽的飲食、生活很快就能恢複正常,最多三天就可以出院。而剖宮產手術後,媽媽在最初三天裏要一直躺在床上,插著導尿管,手術後6~8小時不能進食,所以疼痛持續時間更長。

2.順產後子宮及生殖道恢複情況更佳。

順產有利於新媽媽排出產後惡露,子宮恢複得比較快。剖宮產創傷大,手術切口較長,傷口愈合、拆線時間都長一些,增加子宮內膜異位症發生的幾率。而且,剖宮產後臥床的三天裏,產後惡露也會排出,換衛生巾和翻身都很疼啊。

3.順產的風險小。

順產風險比較小,隻有會陰部位的傷口,好護理,並發症少。而剖宮產的媽媽容易導致腸粘連等並發症,再次懷孕風險更大,而且一些疤痕體質較嚴重的媽媽,手術疤痕觸目驚心,泳衣都不敢穿。

4.順產媽媽容易下奶。

順產時腹部的陣痛使產婦的垂體分泌一種叫催產素的激素,不但能促進產程的進展,還能促進母親產後乳汁的分泌,由於順產恢複快,也容易早下奶。

5.順產的寶寶免疫力強。

寶寶經過產道時,會隨著吞咽動作吸收附著在媽媽產道的正常細菌,讓他們很快有了正常菌群,中國適齡女性產道有27種微生物,對寶寶免疫係統發育非常重要。

6.順產的寶寶患肺病的概率低。

分娩過程中,子宮有規律地收縮能使寶寶肺髒得到鍛煉,肺泡擴張促進寶寶肺成熟。同時,有規律的子宮收縮及經過產道時的擠壓作用,可將寶寶呼吸道內的羊水和粘液排擠出來,新生兒的並發症濕肺、吸入性肺炎的發生可大大減少。

所以,隻要條件允許的話,準媽媽們還是勇敢地選擇順產吧,分娩時使用咱們之前準備的減痛音樂,寶寶也會和你一起加油的!

寶寶初來乍到必經的事

新生命的誕生總是伴著血與淚,眾所周知,媽媽為了生下寶寶承受了人類忍受疼痛的極限,殊不知,小小的寶寶也是經曆了重重難關,艱難萬分地來到這個世界。這就是生命的神奇!

讓我們一起看看寶寶為了來到這個世界,必須經受什麼。準媽媽們可別心疼得哭鼻子啊。

分娩時,寶寶在媽媽腹部的收縮壓下,要擠過彎曲而狹窄的產道,想起來就不是一件輕鬆的事。

有科學家曾經在孕婦從陣痛到分娩這段時間內,通過壓力傳感器測量胎兒在分娩時所承受的壓力。結果顯示,母親分娩時的平均壓力,相當於一個成年人平躺在床上時對床造成的壓力,其中子宮頸打開時,胎兒頭部承受的壓力是這個平均值的2倍。

可見,分娩時雖然寶寶沒有媽媽那麼痛苦,但也是一個相當艱難的過程。

分娩時的宮縮對寶寶來說,相當於地震。地震在最後幾個小時變得越來越強烈,來自四麵八方的力量擠向寶寶。寶寶感覺擠、壓、拽、揉搓,然而除了跟著這種難以描述的神奇力量一起運動之外,他無能為力。他的頭被牽引到遠處,一直到越來越狹窄的通道。他必須把自己的小腦袋當成鑽頭,一點一點地前進,一毫米一毫米地前進!同時,寶寶還要放棄大量的氧氣,因為產痛發生時胎盤的血液運輸不暢。

為了能擠進盆骨,寶寶還要繞開凸出在骨盆中的坐骨。他要彎腰低頭,扭動身體,臉朝下,用頭蓋骨像耕地的犁一樣一點點往前擠,想要破洞而出。

最後的陣痛會把寶寶推到陰道口,這時的出口由於長時間的壓力已經變得像高領毛衫一樣,寶寶要抓緊時機,將腦袋伸出去,然後左右轉動身體,把肩膀一個接一個地擠出來,剩下的部分在助產士的協助下拽出來。

這世界,我終於來了!

出生後,有的寶寶精神頭兒十足,有的則疲憊不堪。但是寶寶的工作還沒完成,還有一係列事情等著小家夥呢。

1.助產士從寶寶的嘴和鼻子吸走黏液。

2.助產士把寶寶放在媽媽的胸部或腹部,母子第一次體外親密接觸。

3.助產士用兩個夾具剪斷臍帶。

4.在出生後一分鍾,寶寶就要接受基本身體情況的檢查,並被評分。

5.寶寶要第一次洗澡,然後用毛巾包好。

6.寶寶的腳上要被係上鐲子以表明身份。

7.助產士滴一些抗生素滴眼液在寶寶的眼睛裏,以預防感染。

8.接受第一次稱重。

9.寶寶要注射維生素K,以防止出血。

10.寶寶要包上繈褓,並戴上小棉針織帽。

11.回到媽媽的懷裏,開始吃奶了。

12.寶寶要接受測量頭圍。

13.醫生檢查寶寶的反應,看是否正常。

這些檢查輪番做完,寶寶終於可以休息了。這時的寶寶會在媽媽身邊安靜地睡覺,媽媽輕輕親吻寶寶吧,從此以後,這個勇敢的小家夥將伴隨你春夏秋冬,帶給你酸甜苦辣。

寶寶出生後立即愛撫

自然分娩過程中,寶寶接受了母親產道收縮帶來的這一特殊按摩。出生後,媽媽給寶寶的按摩就會使寶寶感受到無比的幸福和安全。日本胎教專家七田真老師說過,“胎兒出生後,不要急於剪斷他的臍帶,而是應該將他赤裸著放在媽媽的懷裏,讓他和媽媽親密接觸(皮膚剌激)

,新生兒最需要的就是這種親密接觸。剛出生時和媽媽的親密接觸有利於今後孩子的順利成長。”

撫摸寶寶不僅能促進寶寶健康成長,還能增進家人與寶寶的親情交流,同時也是一種簡便有效的醫療方法。很多媽媽說,撫摸後的寶寶比平常安穩多了,眼睛特別亮,有時還會露出甜蜜的微笑;按摩後的寶寶胃口大開,吃奶多了,入睡也快,讓媽媽們有更多的時間休息。親子過程中還能刺激乳汁分泌,有利於母乳喂養。

北京協和醫院也研究表明,對新生寶寶進行撫觸好處多多。

1.益智作用。新生寶寶腦重350克,一歲時腦重950克,增長約3倍。寶寶接受撫觸,其皮膚由於受到不同力度的刺激,傳到大腦,促進腦增長和智力發育。

2.經常撫摸寶寶,可使寶寶肌肉協調,全身舒適,心情愉快,信心增加,還能讓寶寶安靜入睡。

3.給寶寶做按摩時,可以一邊按摩,一邊和寶寶說話,輕聲細語,再加上優美有節奏的音樂,是最好的親子遊戲。

4.經常撫觸還可以增進寶寶的食欲,減少寶寶不安和哭鬧的情況,並延長寶寶的睡眠。

撫觸是媽媽送給寶寶最珍貴的禮物,柔柔的撫觸融入了媽媽無限的愛與關懷,使寶寶安全自信,保持歡快的情緒。經常被愛撫的寶寶,長大後會擁有自信和樂觀的性格,那將是他一輩子享用不盡的財富。

堅持母乳喂養

對嬌嫩的寶寶來說,最好的食物就是母乳,所以媽媽一定要用母乳喂養寶寶。母乳喂養的好處太多了,簡單羅列幾點給準媽媽看看。

1.安撫寶寶的好方法。有時寶寶哭鬧並不是因為餓了,但隻要躺在媽媽的懷裏吸吮媽媽的乳房,立即就不哭了,可能還會非常享受地哼哼幾聲。因為喝媽媽的奶時的安全感是寶寶非常需要的。哺乳的過程中,寶寶和媽媽有皮膚對皮膚、眼對眼的接觸,滿足了寶寶對溫暖、安全及愛的需求,也培養了親子關係。

2.媽媽的享受。當寶寶緊緊依偎在你的懷抱裏,小嘴吮吸著,小手撫摩著你的乳房,你會強烈感受到自己和孩子之間無法取代的獨特關係,母愛被充分喚起。

3.有助於媽媽恢複身材。媽媽哺乳時釋放的荷爾蒙可以促進子宮更快恢複到正常大小,而且乳汁的分泌會消耗妊娠期間積蓄的脂肪。

4.母乳營養豐富。母乳含有各種適合嬰兒成長的營養成分,而且容易消化吸收,對寶寶大腦發育也有促進作用。

5.含有抗體。在寶寶的免疫係統尚未發育完全時,母乳可以幫助嬰兒抵禦疾病以及抗過敏,母乳喂養的寶寶出生半年之內一般不會生病。

6.方便衛生。乳汁是現成的,不用消毒,不用調配,溫度也合適。在帶孩子外出時,不需要眾多的瓶瓶罐罐,也不用擔心奶變質,非常方便。

正因為乳汁對寶寶非常重要,哺乳期的媽媽一定要注意飲食健康,少吃肉食,多食五穀和蔬菜,為寶寶分泌優良的乳汁。據研究,由優良乳汁喂養的寶寶,不愛哭鬧,很健康,很安靜。相反,吃奶粉或質量不太好的母乳的寶寶,情緒不太穩定,容易驚悸和夜哭。

如果你的寶寶喜歡夜哭,就要檢查一下乳汁的質量了,是不是吃了刺激性的食物,導致乳汁質量下降。尤其是做過音樂胎教的寶寶,一般出生後的情緒比較穩定,不愛哭鬧,加上出生後媽媽的愛撫,和優質的乳汁,寶寶應該會非常乖巧,健康可愛。媽媽不僅要堅持母乳喂養,更要用健康的乳汁喂養寶寶。

經常擁抱寶寶

擁抱,是給寶寶提供觸覺刺激的最佳方式。通過和媽媽的肢體接觸,寶寶可以喝到母奶、聽見母親的心跳,還能感受媽媽說話時的溫柔語氣,這些都能帶給寶寶舒適的觸覺刺激。得到足夠觸覺刺激的寶寶,未來的學習及其他發展都更為出色。

所以,爸爸媽媽經常擁抱寶寶吧。據研究,在人體的感覺係統中,觸覺是相當重要的一環,它對於寶寶的成長非常重要。隻有在擁有良好的觸覺感受之後,寶寶才能更好地與外界建立起聯係。比如,哺乳時吸吮媽媽的乳頭,口腔觸覺會帶給寶寶滿足感,媽媽對寶寶溫柔的肌膚撫觸會讓他感到舒適及放鬆。等寶寶漸漸長大,他會用手部的觸覺來探索世界,學習新的能力。

擁抱還能緩和寶寶的負麵情緒。很多媽媽都有過這樣的體驗,當寶寶哭時,她們通常會先注意寶寶的生理需求,比如是不是肚子餓了、尿布濕了、太冷或太熱等原因,在排除掉這些生理因素之後,才考慮到寶寶多半是覺得無聊、情緒不佳或受到了驚嚇。此時,隻要媽媽給寶寶一個溫暖的擁抱,寶寶的哭鬧基本都能立刻停止。因為媽媽的擁抱可以有效安撫寶寶的情緒,讓寶寶很快恢複愉快的心情。

很多幼兒專家研究發現,對於寶寶發出的情感需求訊號,如果大人經常不能做出及時回應,寶寶逐漸就會萌生一種失望與不信任的情緒,嚴重的還可能影響寶寶的人格發育,讓他經常產生挫敗感,遇到事情容易退縮。

反之,一個從小就得到足夠安全感的寶寶,即使以後遇到挫折,也會保持樂觀的心態,對自己充滿信心。因為他們知道,不管結果如何,他們都能在媽媽那裏獲得安慰和擁抱。

做過音樂胎教的寶寶更喜歡媽媽的擁抱,甚至會主動擁抱媽媽。那些懷孕期間沒進行過胎教、又愛哭鬧的寶寶,媽媽們也別擔心,擁抱法依然管用。即使寶寶哭鬧、亂踢,想要逃開,你也不要放手,緊緊地抱著他,用充滿愛的語言溫柔地和他說話,這樣過二三十分鍾後,寶寶就會乖乖地坐在你的腿上。這時,母子一體感就產生了,寶寶逐漸會有所變化。

這就是擁抱的神奇,心與心的貼近真的可以傳達愛。

喚醒寶寶的記憶印痕

新生寶寶來到這個世界上,他(她)的觸覺、視覺、聽覺、味覺會立馬開始積極地工作,幾乎每一種感官都在瘋狂地往大腦輸入信息,因為空虛的大腦很需要學習和感受周圍的環境,並適應它,這是我們人類的本能。但是,適應總要有一個過程,並非所有的寶貝都能馬上適應這個世界。所以寶寶會感到沒有安全感,唯一能表達自己這種無助的途徑就是哭泣,很多新爸媽都因為寶寶的哭鬧而焦頭爛額。

“並不是因為你愛他,就不需要想方設法去對付他”,這是一句愛情至理名言,經營愛情的確需要很多方法,照顧寶貝也是如此。還記得我們當時對寶寶使用了一個小小的“手段”嗎?“記憶印痕”這個名詞應該還記得吧?撫慰新生寶寶的焦躁,我們就可以使用記憶印痕音樂啦。

大多數媽媽都會采用《搖籃曲》為寶寶建設記憶印痕,新媽媽們如果發現寶寶有很強烈的焦躁情緒,就試試給他(她)唱吧,效果會很好,寶寶馬上就會安靜下來。當然,我們也曾見過用河南梆子給孩子建設記憶印痕的,後來全家人哄小寶寶睡覺跟戲園子似的,那個場景太壯觀了。

絕大多數的家庭,如果孕期建設起了記憶印痕,新生寶寶都會對這段音樂產生附屬感和安全感,但是有一部分父母發現,即使建設了記憶印痕,也沒有對寶寶產生有效的影響。千萬別著急,這是正常現象,因為前麵我們說到,寶寶出生以後,在使用自己的各種器官來感受外界環境,信息瘋狂進入大腦之後,會把之前的記憶埋沒掉。所以,喚醒記憶印痕就是這時候需要做的工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