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國內外有關土地利用的研究綜述(3 / 3)

三、結語

綜觀國內外土地利用各方麵的研究進展,為今後加強土地利用科學的研究,筆者認為大體可從以下幾個方麵入手。首先,未來的土地變化研究要加強精度的要求,促進土地變化科學的發展,同時其研究成果能真正引導土地利用規劃。其次,要逐漸重視土地利用變化對全球變化、地區生態環境及資源安全與生態安全的影響,要發展更好的土地利用變化經濟模型,這就需要比較成熟的空間經濟理論作為支撐,這樣便能更好地解釋移民、雇用增長、政府行為的時空類型。鑒於我國目前土地利用研究的現狀,應加強開展多層次、分區域,包括大城市以外的中小城市、小城鎮的農業土地集約利用的研究。

【參考文獻】

[1] 鄒彥岐:國內外土地利用研究綜述[J].甘肅農業,2008(7).

[2] 傅小徐:基於DEA模型的江西省土地利用效率研究[D].江西師範大學,2010.

[3] 約翰·馮·杜能著,吳衡康譯:孤立國同農業和國民經濟的關係[M].商務印書館,1997.

[4] 鄒彥岐、喬麗:國內外土地利用研究綜述[J].甘肅農業,2008(7).

[5] 劉彥隨:區域土地利用優化配置[M].學苑出版社,1999.

[6] ACIAR/IBSRM.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Evaluation forSustainable Land Management in the Developing World[Z].Technical Papers,1991(2).

[7] University of Lethbridge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Sustainable Land Management for 21st Century[Z].Plenary Papers,1993(2).

[8] 施祖麟:區域經濟發展:理論與實證[M].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

[9] 李超、馮琳:馬克思地租理論與邊遠農村土地流轉機製[J].成都大學學報,2009(2).

[10] 杜官印、蔡運龍:1997—2007年中國建設用地在經濟增長中的利用效率[J].地理科學進展,2010,29(6).

[11] 何格、歐名豪:城鎮建設用地效率時空分異研究——以青島為例[J].商業研究,2007(10).

[12] 梁紅梅、劉衛東、連綱:浙江省1996—2005年新增建設用地效率分析[J].技術經濟,2008,27(4).

[13] 周鴻飛:土地利用效率評價指標構建及對浙江分析[J].浙江樹人大學學報,2008,8(2).

[14] 方先知:土地利用效率測度的指標體係與方法研究[J].係統工程,2004,22(12).

[15] 王曉青、李建強:建設用地配置效率及其影響因素研究——以31個省份為例[J].資源與產業,2010,12(4).

[16] 薑海、曲福田:縣域建設用地集約水平影響因素計量分析——以江蘇省為例[J].中國土地科學,2008,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