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太平洋》
影評
作者:N.B.
電影的大規模毀滅之年還在繼續。最近重新啟動的超人,《鋼鐵英雄》,恰如其分地被指責為以家庭娛樂的名義向城鎮傾倒垃圾。2013年的另外幾部大片,包括據說兒童會願意買賬的《特種部隊2:全麵反擊》,已經在隨心所欲地推倒摩天大樓,就跟玩撞柱遊戲似的。這下還加上了《環太平洋》,一部超大機器人跟超大異形激烈對毆的啟示錄,並對整個文明施以十二倍於地震當量的摧毀。
特別令人失望的地方在於,影片的導演和編劇之一是吉爾莫·德爾·托羅,一位曾經創造出《惡魔的脊椎骨》和《潘神的迷宮》裏那種廣受好評、令人難以忘懷的幻想氛圍的墨西哥導演。跟蒂姆·伯頓一樣,德爾·托羅向來更擅長於構想古怪的生物,而不是講述故事來引發共鳴,但是在《環太平洋》裏,他對任何與電腦製作的怪獸無關的東西都報以前所未有的漠視。
德爾·托羅和特拉維斯·比徹姆合作編寫的毫無邏輯可言的劇情,使得本片與《變形金剛》、《獨立日》或《鋼鐵俠》和《哥斯拉》的任何相似之處,看上去都像是有意為之的“巧合”。
影片最奇怪的地方在於,故事情節全都被托付於片頭字幕出現之前的蒙太奇鏡頭。隨著劇情展開,Jaeger對陣Kaiju的戰鬥回合已經持續了數十年,這也就意味著,剩下的兩個小時裏已經沒有太多的故事可講。讓人意外的是,片中沒有英雄主義,沒有拯救,沒有對障礙的克服或對問題的解決。相反,隻有身著各色粗糙軍裝、由查理·漢納姆、伊德瑞斯·艾爾巴以及另外一些不太出名的演員扮演的類型化角色站在他們陰暗的總部裏,圍繞著誰應該成為漢納姆先生新的搭檔這樣令人困惑的小事展開爭論。這些人物身上表現出的個性並不比他們的機械夥伴更多,而且世界上的文明人類全都遭到徹底忽略——除非是需要他們在Kaiju和Jaeger的劇烈打鬥中被大量殺死的時候。
要是你有興趣觀賞兩個巨人以慢動作互相捶打、同時在他們四周還環繞著傾瀉的雨水和噴射的海水,那麼《環太平洋》還值一張票的價格。場麵效果無疑是非常壯觀,甚至稱得上令人驚歎。作為一部關於一堆不存在的玩具的冗長、喜怒無常的商業製作,這部影片是那種無害而空洞的幻想片,隻要手裏有150萬美元可以隨便花,任何一個11歲的男孩都能拍出來。它不像低劣而帶有性偏見的《變形金剛》那樣表現出具有主動攻擊的特權。然而就其涉及到摧毀數百幢建築卻絲毫不對這一過程可能會殺死居住其中的無辜者表示關切而言,這部電影當中有某種令人作嘔的成分。在一個類似的大破壞場景頻繁出現在新聞中、在關於中國洪災和加拿大鐵路事故的報道中的時代,我們或許會對集中了各種特效的暑期檔電影尚能提供些許逃避的那些日子感到格外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