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技術公司:書呆子的逆襲
金錢
一說起時下的金融業,人們腦海中就浮現出西裝革履的人在摩天大樓裏行色匆匆的畫麵。然而這種形象已日漸被舊金山、紐約和倫敦市裏的年輕人所顛覆,他們穿著顏色亮麗的T恤和牛仔褲,圍著筆記本電腦,在改裝過的倉庫中辦公,閑適地喝著拿鐵,吃著公司提供的美食。
新興的金融技術公司(Fin-tech)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人們存貸款項、購買外彙、彙款和支付的方式。借助贏取利潤的新經濟點,這些公司對現有的金融體製發起了挑戰。網絡和金融技術,將讓整個金融業的服務質量得到大幅的提升和改善。
以總部設在舊金山的Xoom公司為例。這家公司成立至今不過10年,主要業務是經營跨境彙款。該公司通過網絡在線彙總小筆款項,並采用技術手段保證安全性與合法性,這樣一來便可大大減少傳統彙款公司所收的費用,例如西聯國際彙款。自今年年初上市以來,Xoom的股價已經翻了一番,市值超過10億美元。對於一家2012年全年收益額僅為800萬美元,淨損耗卻高達500萬美元的公司來說,這無疑是個讓人激動的數字。該公司股價既不是由其盈利決定的,也不是由其稅收決定的,真正具有定價權的是公司驚人的發展速度。
Wonga公司在英國續寫著上述輝煌。其成立年份較Xoom要更晚一些,公司主營短期貸款,其發售利率低到令
人訝異。人們對這家公司存有爭議:它搶占了發薪日貸款機構的市場。但是,在熟練的技術和巧妙的運算操作之下,Wonga正在快速成長,它能夠成功地分析出大量數據,甚至包括每位顧客瀏覽其網頁所花費的時間。這就使得該公司能夠在幾秒鍾之內迅速地做出信貸決策。顧客從申請貸款到實際收到這筆款項,需要的隻是幾分鍾而已。
業內人士估計,Wonga在公共市場中,估值可高達10億英鎊(約合15億美元)。就目前該公司的利潤空間來看,上述評估極為可信。從Wonga 2011年公布的財政信息來看,當時該公司的收入為1.85億英鎊,而稅前淨收益高達6200萬英鎊。這些金融技術公司創下了輝煌的戰績,因此讓風投公司比肩接踵地尋找下一個Wonga或者Xoom。Azimo的首席執行官邁克爾·肯特(Michael Kent)說:“我每周都可以接到兩至三個風投公司打來的電話。”該公司是一家總部設於倫敦的網絡彙款公司。
過去幾年,若幹因素的交互作用引發了金融技術公司興起的風潮。其一是金融危機,它讓銀行的公信力普遍下降。其二是銀行持續的低存款利率,這使得許多存款富裕的人不得不另尋他路,謀求更佳收益。這兩大原因使得對等網絡信貸發售公司大獲裨益,諸如美國信貸俱樂部,該公司提供了一個投資者向借貸人放貸的平台。據統計,由該俱樂部籌措的信貸總額已超過20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