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治·米切爾:頁岩氣之父啟示錄
金錢
如今的美國陷入了一片絕望的泥沼中。這一點從一係列消沉的出版物上便可見一斑,比如《我們曾經輝煌》(That Used to Be Us)以及《思考的時刻到了:隕落時代的美國》(Time to Start Thinking: America in the Age of Descent)。數十年以來,這是大部分美國人第一次認為,他們的孩子未來將會比他們過得更糟糕。美國人的樂觀主義麵臨著前所未有的危險,正在演變成為歐洲人的消極主義。
出現這樣的情況是有其充分理由的。正如另一本令人絕望的書中所描述的那樣,美國的政治體係的確是“比看來還要糟糕”。中產階級的生活水平停滯不前,伊拉克戰爭成為了一場災難。但是,消極主義者忽視了一股能夠力挽狂瀾的反向力:美國非比尋常的自我改造能力。沒有一個國家能像美國一樣,在各行各業中都擁有能夠改變世界的新公司,不僅僅是在計算機以及互聯網這樣的新經濟領域,而且在消費、製造業以及能源等傳統經濟領域中也是如此。
7月26日去世的喬治·米切爾(George
Mitchell)就是一個可以反駁衰落主義假說的例子。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美國的能源行業在不可避免的衰落麵前妥協了。分析者製作的圖表顯示,美國的油氣資源已經耗盡。國內的大型石油企業為了生存,隻能走全球化的道路。但是,米切爾先生深信,地表之下的頁岩中藏著豐富的石油天然氣儲備,而且能夠被開發出來。他用了幾十年的時間完善開采頁岩儲備的技術:向地下注射高壓液體來粉碎岩石,從而為儲藏其中的石油和天然氣開辟道路(水力壓裂法),然後再從側麵向裏橫向鑽取,以提高每一個探井的產量(水平鑽孔技術)。
結果是革命性的。去年在接受《經濟學人》雜誌專訪時,米切爾先生說,他從來沒有懷疑過水力壓裂法會徹底地改變美國的能源市場。但是,即便是他也對這種改變的速度感到驚訝。如今,頁岩氣的產量占到了美國天然氣總量的四分之一還多,而在2000年時,它還隻有1%的比例。美國正逐漸成為天然氣淨出口國。沙特阿拉伯以及俄羅斯等傳統石油大國也逐漸失去了議價的資本。
米切爾先生是美國夢的象征。他的父親是一位貧窮的希臘移民,曾經是一位牧羊人,後來在得克薩斯州的加爾維斯頓市經營起了一家擦鞋店。雖然米切爾先生必須靠半工半讀的方式上大學,但畢業時卻是班裏最優秀的。他留下了超過20億美元的財富,以及在得克薩斯州的諸多慈善事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