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喬治·米切爾:頁岩氣之父啟示錄(2 / 2)

米切爾先生還是企業家精神的象征。他並不是發現頁岩氣和頁岩油的第一人,在他開始研究頁岩氣和頁岩油的前幾十年,地質勘測的工作早就發現了它們。水力壓裂法甚至也不是他發明的,這種方法從20世紀40年代開始就已經投入使用了。但是,即便是偉大的企業家,也很少有人能夠發明全新的東西。米切爾先生的偉大之處在於將遠見與勇氣結合在了一起:他堅信技術能夠將達拉斯與沃斯堡地下頁岩中儲藏的豐富能源開采出來,所以一直與無情的岩石鬥爭著,直到岩石屈服,將財富交付於他。

在攻讀完了石油工程與地質學之後,米切爾先生在二戰期間為美國陸軍工兵部隊服役。回歸平民生活的他一直不怎麼信任大型企業,這也顯示了一個投機商人的狡猾——他在得克薩斯州的小型獨立石油公司,而非當地的石油巨頭,開始了自己的職業生涯。在他年輕的時候,他與一家芝加哥出版社達成協議,買下了一塊被稱作是“投機分子之墓”的土地,並且迅速鑽出13口噴油井。

固執是他最重要的品質。盡管投資商們還有他的朋友一直嘲笑他,但他仍然堅持了20年在沃斯堡市周圍的地麵上鑽了一口又一口井。他說:“我從來都沒有考慮過要放棄,即便所有人都對我說‘喬治,你這是在浪費錢。’”一直到1998年,米切爾先生已經快80歲的時候,他的團隊突然想到用水來代替黏性的鑽井液。這極大地削減了鑽井的成本,並且使巴涅特頁岩變成了金礦。

一位看似不太可能的環保鬥士

英國以及其他許多國家有許多環保人士反對使用水力壓裂法開采油氣資源,但他們驚訝地發現,米切爾先生很早以前就是可持續發展的信徒。1974年,為了解決城市擴張的問題,他將休斯頓北部鬆林中已經規劃好的“木林社區”(The Woodlands)投入建設。在米切爾先生的晚年,他還參加了政府嚴格監管水力壓裂法的活動:他擔心,那些瘋狂的小型石油公司的經營者們會投機取巧,破壞環境,影響其技術的名聲。

米切爾先生的兒子托德談到過“米切爾悖論”:他信奉人口控製,但卻有10個孩子;他提倡可持續發展,但卻從來都沒有投資過可再生能源。如何調和米切爾先生的兩大激情——水力壓裂法以及可持續發展——之間的緊張關係,將會是未來幾十年時間內最急需解決的問題之一。可以確定的是:正如誕生在矽穀的算法一樣,他在得克薩斯州所開啟的革命性技術正在改變整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