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不可或缺的智慧養成(1)(3 / 3)

莎莉的爸爸停了停繼續說:“當一個天使飛到一個地方,發現那裏有人冷了,有人餓了,有人在受苦,有人需要她的幫助,她就會留下來當差,做他們的父母兄弟。如果一切都很好的話,不當差的天使就會放心地飛走,繼續去找需要她幫助的人。如果世界上的爸爸媽媽就是天使,是專門飛來照顧孩子、陪孩子一同好好長大的話,那咱們家裏,爸爸一個人就能照顧好莎莉。所以,媽媽才放心地把莎莉留給爸爸,去了一個叫澳大利亞的很遠的地方,就像不當差的天使一樣……”

莎莉當時很小,但她聽明白了這是怎麼一回事,那就是媽媽離開了。

這也是莎莉在以後的生活中,聽到過的父母在孩子麵前對“離婚”作出的最美、最好、最陽光燦爛的解釋。

這是一種單純形態的幸福,是人們在生活中苦苦追尋的,即使是最大的幸福也無法比擬。隻要我們解釋得當,哪怕不快樂的事情聽起來也會覺得很美好,不會在女孩的心裏留下陰影。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擁有健康的心靈,在快樂中健康地成長,那麼我們怎樣做才能讓女孩永遠保持這樣一顆快樂的童心呢?

好家教成就好女孩

和女孩乘出租車別忘了教她說“謝謝”

培養女孩的感激之心,也應該從小事做起。比如用餐,用餐時間是教育女孩的最重要時機,也是溝通的好時機。父母在用餐時,可以借此機會談談農民或廚師、服務員的辛苦,表示出對他們的感激,不要讓女孩誤以為他們的勞動是理所當然的,從而接受得心安理得。

041 生命教育,讓女孩懂得生命的寶貴

生命教育,就是教會孩子尊重與珍惜生命的價值,熱愛與發展每個人的生命,並將個人的生命融入社會到之中,使孩子樹立起積極、健康、正確的生命觀。其最終目的在於,通過教育使孩子掌握必要的生存技能,增強承受挫折的能力,培養起堅定的理想信念,學會關心自我、關心他人、關心社會,從而樹立起積極的人生觀,尊重他人生命和自我生命,以博大的胸懷和堅韌的毅力去實現個體的生命價值,為社會造福。

長期以來,我們的教育一直為升學所左右,“生命教育”成為教育盲點,常年缺席,正因為“生命教育”的“缺席”,孩子們才不知道生命的寶貴,才不知道愛惜自己的生命。其實,人最寶貴的是生命,健康是一個人最大的財富,生命都沒了,還談何教育?

某小學4位女生因為看了電視中特殊的自殺方式,便商議一起嚐試,最終造成兩人死亡;某市第九中學一位名叫文婷婷的女生,因為喜愛的偶像去世而自殺;一名13歲的小學生文文從家裏偷出300元錢偷偷去見網上認識的男友,最終被騙失身;河南信陽一名高中女生,半夜把一杯硫酸潑到同學的臉上,原因令眾人大吃一驚—“她比我學習好”……

以上案例讓人膽戰心驚,但卻都是事實,都在生活中真真切切地發生和存在過。這些21世紀的青少年,這些擔負著祖國未來和父母期望的“花朵們”,其觀念和行為竟然如此不可思議。

麵對這樣的事實,家長和教育人士不禁要問:這些孩子到底怎麼了?

“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生命屬於人隻有一次,相對於天地之悠悠,一個人的生命是短暫的,失去了就無法挽回。

人和動物的區別之一在於人類有著死亡意識,也正由於這種意識,人才對生命倍加珍惜,努力成就自己的一生。

那麼,怎樣對孩子實施生命教育呢?家長可以在詩意的環境中講述“死亡”。我們現在的教育在有意無意地回避“死亡”這個話題。但實際上,對於死亡,再小的孩子都會有自己直接或間接的體驗,回避死亡話題,反而會壓抑其對自然生命的體驗和感受的認識。

作為家長,應該教女孩欣賞並尊重生命。生命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麵就是尊敬生命、欣賞生命。人們不僅要珍惜自己的生命,還要珍惜其他的生命,不應該無視生命價值,任意踐踏生命。生命是寶貴的,教會女孩善待他人、善待自然、善待生命,是家長應當做的事。

家長還應該幫助女孩正確認識世界,構建自己美好的人生藍圖。要做到這一點,就應該讓女孩明白生命的意義和價值所在。要告訴女孩,雖然生命中有坎坷挫折,但生命的本質是光明的,是積極向上的。幫助女孩排除悲觀、厭棄自身生命的可能,要做到這一點,父母首先要把家庭塑造成一個充滿幸福和快樂的園地。

042 貼近大自然,拜大自然為師

“讓孩子歸於自然”是德國教育家卡爾·威特在《卡爾·威特的教育》一書中提出的。卡爾·威特在書中寫到,在兒子剛出生不久,他就帶著孩子去外麵呼吸新鮮空氣,給孩子講古老的傳說,讓孩子對自然充滿親近之情。

天生的好奇心會驅使女孩去大自然中發現生命,但是家長往往擔心女孩會受到意外的傷害或者過敏,加上城市遠離自然,女孩接觸自然的機會就非常有限了。

大自然不僅對培養女孩高雅的審美情趣、超人的創造才能獨具意義,而且還是發現與培養藝術神童的最佳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