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幫小公主擺脫女性弱點的束縛(2)(2 / 3)

這些女孩常常被某些家長誤認為老實、聽話、不頑皮。其實,這些孩子的心理已經出現了一定的問題,所謂的老實、聽話,實則是女孩自卑的外部表現。

這些女孩,生活中常受到父母的批評,有時隻是因為一個小小的過錯,就會遭到父母嚴厲的訓斥,甚至體罰;有的父母還會因為心情不好而將怨氣發泄到沒有犯錯的孩子身上。

女孩生活在這種家庭裏,很容易產生懼怕心理,甚至不能辨別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是對的,什麼是不對的。

如果女孩大多數時間生活在恐懼和焦慮之中,那麼她們就會從父母的行為中得出這樣一個結論:自己很無能,總是做錯事,是個一無是處的孩子。

這類女孩長大後,可能會有程度不同的社交恐懼傾向,嚴重者會成為社交恐懼症患者。有這種病的人,無法建立穩定的人際關係,她們會變得內向、孤獨,人生觀也會變得消極、悲觀。

父母在麵對女孩社交恐懼症的時候,要多關心女孩的感受並且幫助她。當女孩遇見老師、同學、叔叔阿姨不打招呼時,會令父母感到不自在,此時,父母應該考慮女孩的感受,隻能看在眼裏,放在心中,不能外露,不要強迫女孩,更不能斥責。

如果女孩因羞澀而不願與別人交往時,父母首先要接納這一點,然後給予具體的幫助,以克服這種膽怯。比如在家裏做些角色扮演遊戲,幫女孩在家中練習社交技巧。因為家是孩子最熟悉的地方,在家裏孩子可以無拘無束。例如:大人當乘客,孩子售票員,進行乘公交車遊戲。如果她遲疑不決,還可以交換角色,或換一種角色遊戲。

平日裏要多鼓勵女孩回答常問的問題,如“你的玩具娃娃叫什麼名字?”“我們到外婆家去,你要穿花衣服還是紅衣服?”要多鼓勵女孩回答問題。

千萬不要給女孩貼標簽,如說:“不要對別人這樣粗魯,太沒禮貌了。”因為這樣會將標簽永遠貼在女孩身上。

當有人和女孩打招呼時,大人可代替女孩回答,如果鄰居問:“小佳,今天和爸爸媽媽去哪兒了?”大人可以回答:“我們去看電影了,是吧,小佳!”小佳也許會回答:“是的!”這樣可以自然地幫助女孩進入談話的角色。女孩需要幫助指導,但首先要盡量讓她自己開口說話。

父母還可以給女孩提供一些學習交往的機會,如送女孩上學時,可與其他家長打招呼,去商店買東西可以和售貨員交談,拜訪親友,在家中招待客人等,都是讓女孩學習如何與人交往的好機會。不但要為女孩樹立榜樣,還要教會她與人交往的技能。交往技巧不是天生的,而是後天培養的,要讓女孩有參照榜樣去學習,這樣她就會慢慢地學會與人交往了。

好家教成就好女孩

鼓勵女孩邁出自信的腳步多與人交往

患有“社交恐懼症”的孩子是心理出現了一定的問題,是孩子自卑的表現。這些孩子,往往在生活中常受到父母的批評,有時隻是因為一個小小的過錯,就會遭到父母嚴厲的訓斥,甚至體罰;有的父母還會因為心情不好而將怨氣發泄到沒有犯錯的孩子身上。孩子生活在這種家庭裏,很容易產生懼怕心理,她們會從父母的行為中得出這樣一個結論:自己很無能,總是做錯事,是個一無是處的孩子,進而膽小慎言,不敢和別人交往。

011 趕走女孩心頭的陰雲,讓她笑口常開

女孩天生多愁善感,常會因為一些小事而悶悶不樂,看到小動物死了也會傷心落淚,看到電視劇中悲傷的情節,也會隨著故事的發展而難過,若是把握不好,任由這種情緒慢慢發展下去就會演變成憂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