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個人沒有人生信念,他的人生將會一片迷茫,始終找不到成功的彼岸。同樣地,如果一個孩子從小對生活就沒有堅定的信念,那麼他的人生注定會一塌糊塗。培養孩子對生活堅定的信念,是家庭教育的重要任務,也是讓孩子實現偉大理想、走向成功的基石。
堅定信念,成就偉業
隻有帶著信念的孩子,才能正確地對待挫折,才能迅速地在逆境中重整旗鼓,並以更高的熱情繼續投入。帶著信念的孩子,麵對困難就能以平靜的心態勇敢地接受挑戰。他們考慮的是如何解決問題,而沒有信念的孩子隻會在困難麵前退縮,輕言放棄,等待別人創造成功。帶著信念的孩子力求使自己有責任感,對社會有用,能與人友好相處。
帶著信念的孩子,表現得果斷、勇敢、可靠、友善,他們了解自己的優點和缺點,能揚長避短,不寄希望於別人的幫助。而沒有信念的孩子往往顯得優柔寡斷、膽小怕事、喜怒無常、性格孤僻、無所事事,老想要別人幫忙。帶著信念的孩子,能控製自己的言行。他們也會遇到困難,但他們充分相信自己的能力,認為憑自己的力量能夠克服困難。
美國第42任總統比爾·克林頓是美國一位出生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總統,也是僅次於西奧多·羅斯福和約翰·肯尼迪的最年輕的美國總統,以及在富蘭克林·羅斯福之後連任成功的唯一一位民主黨總統。1979年1月,年僅32歲的克林頓就任阿克瑟州州長一職,成為美國曆史上最年輕的州長之一。因為克林頓在任期間政績斐然,五次連任該州州長曆時長達13年,並於1990—1991年任民主黨領導委員會領導人。1992年,克林頓作為民主黨總統候選人與在任共和黨總統沃克·布什以及獨立候選人羅斯·佩羅競選美國總統,在內政方麵提出一係列改革方案,以43%的公選票,370張選舉人票當選美國第42任總統,於1993年1月20日宣誓就職。1996年克林頓擊敗了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羅伯特·多爾和獨立候選人羅斯·佩羅連任成功。
克林頓的母親弗吉尼亞用這樣的話總結了她的生活史:“我不是一個為了規則而活的人。”弗吉尼亞的人生充滿了波折,但是她卻用自己的雙手培養了一位傑出的總統兒子。當克林頓還沒有出世的時候,他的父親就在一場意外中喪生了,克林頓成了父親的遺腹子。三個月後,在失去丈夫的悲痛中,弗吉尼亞生下了克林頓。弗吉尼亞是一位堅強的母親,為了讓兒子有更好的生活,她一邊工作一邊讀夜校學習護理,並取得了注冊護士的資格。她把自己所有的愛都放在了兒子身上,讓克林頓住大房間,在他3歲時就開始教他讀書。在克林頓的記憶裏,雖然自己從來沒有得到過父愛,但是他和母親的關係十分密切融洽,從未覺得遺憾。
克林頓經常到廚房和母親聊天,對於孩子的任何話題,弗吉尼亞都認真地跟兒子討論,用她開朗、堅強的性格去跟兒子交流他們共同的夢想。15歲那年,克林頓突然在廚房對媽媽說,他將來長大了要去競選美國總統。別家的小孩這樣說,父母也許會嘲笑孩子異想天開,但是弗吉尼亞認真地想了想對克林頓說:“我相信你能行,我也曾有過這樣的夢想,隻是當我覺得我做一個讓病人喜歡的護士更適合我就放棄了。現在,對於你來說,也許正是實現這個夢想的最好時機。”
從此以後,弗吉尼亞給了克林頓最強大的支持,她成為了克林頓勇氣和力量的源泉,而且總是叮囑克林頓要“永遠不停止學習,永遠不要說‘我做不到’”。於是,為了自己的總統夢,克林頓一直努力著、堅持著,他不僅成了總統,也是被公認的美國曆史上最具人格魅力的總統之一。
海倫·凱勒說過:“當一個人感覺到有高飛的衝動時,他將再也不會滿足於在地上爬。”正是她的這種信念,才使這個又盲又啞的女孩創造了一個生命奇跡,成為20世紀美國十大英雄偶像之一。而她的理想和信念都來自於她的老師。正是因為老師為她點燃了信念之火,她的生命才能如熊熊烈火般燃燒起來,指引她走出黑暗、飛上雲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