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著名教育家曾經說過,沒親近泥土的童年即不是真正的童年。人是大地的產物,土地是一切生命的源泉,現在很多孩子甚至連真正的土地是什麼都不知道,他們心目中的土地就是寬闊的馬路,要不然就認為是花圃裏的黃泥。要想讓孩子擁有一個真正的童年,讓他們真正的熱愛生活,就應該帶他們去親近自然。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是最微妙的,在對自然的親近中,會讓孩子變得更聰明,變得更健康。
城市裏的孩子,混凝土的世界隔離了他們與藍天、碧海、大地的親密接觸;孩子們與花草樹木、飛鳥遊魚親近的機會也越來越少了。因此,不要吝惜時間陪孩子去大自然中感受真正的生活,畢竟、電視中和書本上的大自然離孩子是遙遠的,想象永遠也比不上真實。自然界的一切生命,包括植物、動物和人,歸根到底都是源於自然、生於自然,最後又要回歸自然的。
大自然帶給孩子的禮物
離開城市後,才發現生命原來可以那麼豐富多彩:孩子們會不小心被飛過的蜜蜂或者別的小蟲子蟄到;會發現在城市裏尋找不到的斑斕蝴蝶和上萬知了的齊聲合唱;會放縱自己在泥地裏弄得髒兮兮的,然後在清澈溪水中蕩滌自己的所有不快……現在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願意離開喧囂的城市去鄉間旅遊,因為隻有在這裏,人才能徹底地放鬆,回歸於自己最本質的狀態。而孩子也很容易在這樣的環境中感受到最原始的生命力。
無論是正在發芽的樹枝,還是潺潺的流水,無論是藍天白雲還是狂風暴雨,不經過近距離的接觸,孩子是無論如何也體會不到這些大自然的神奇的,隻有親身接觸到這些神奇,才能感受到生命和自然的聯係。孩子能在這樣的環境中體驗到蓬勃的生命力,獲得一種超自然的快樂,這就是大自然帶給孩子最珍貴的禮物。
古今中外,人們總能從很多人身上看到大自然對人的影響,很多曆史名人都能在自然中發現靈感,獲益匪淺。一個蘋果成全了牛頓靈光閃現,使他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白鵝在池塘中的悠然讓年僅七歲的駱賓王借助一首詠鵝詩展現了自己的詩詞天賦;河中的小蝦深深吸引住了齊白石,又在他的畫筆下活蹦亂跳。這些都是大自然給予人類的靈感。童年是一個人智力啟蒙的基礎階段。大自然能美化人的生命、啟迪人的智慧和靈感。孩子在自然中能培養對線條、形體、色彩、音響、生態的敏銳觀察力和感受力。很多人給孩子報學習音樂、文學和繪畫的各種啟蒙或進一步學習的輔導班,但這並無法使孩子理解很多藝術巨著的深層思想。這就是因為在畫室和琴房所能學到的隻是技巧,卻學不會對生活的新奇、幻化、天真的感受。
美國有一對頗具冒險精神的夫婦,他們將四個孩子帶到偏遠的農場自己培養。白天孩子們像普通農夫一樣在農場幹活,並在勞動中討論種子發芽、遺傳、農藥等知識;晚上,曾是大學教授的父親則負責給孩子們講授文化知識。到了周末,一家人會開車到附近小鎮的圖書館借閱各種書籍。這種特殊的教育方式激發了四個孩子前所未有的求知欲,他們如饑似渴地學習,然後在農場裏進行自己的各種實驗。孩子們不斷探索,養成了很強的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四個沒有讀過中學的孩子均以優異的成績考進了著名的哈佛大學,並分別成為電腦、畜牧、天文、造船方麵了不起的專家。這對夫婦認為書本上的文字是死的,而大自然的一切都是鮮活的,讓孩子看著書本想象並不符合孩子的天性。很多知識,孩子們在自然界中自然能找到答案,並且是自己認為最滿意的答案。
孩子從大自然中體會到的空靈是最好的生命啟發,在大自然中,通過對山川湖海、花鳥蟲獸的神奇變化的觀察,孩子們還常常會想到日月星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麵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處,想到昆蟲的語言,從而大大激發了他們的想象力,誘導他們展開探索的翅膀,產生揭示大自然奧秘的強烈欲望,促進他們智力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