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3章 教育模式——寬嚴相濟(2 / 2)

2.鼓勵法。

從家庭教育模式的角度分析,無論是哪一種模式,父母的態度對孩子的自我教育與發展都是一種重要的影響因素,父母應該重視自己的態度對孩子的影響。與孩子留意、注重父母對他的有意的態度相比,雖然孩子不太在意父母的無意的態度,但是父母的態度畢竟是他對孩子看法的真實流露,終究會對孩子產生影響。因此,沒有不會對孩子產生影響的態度,隻有不重視自己的態度對孩子產生影響的父母。

當孩子遇到挫折、遭到失敗、犯錯誤之時,父母應該容許孩子的不足、失敗,從孩子令人不滿的狀態中發現積極的因素,向孩子表達自己對此的看法、寬容的態度以及對孩子的期望,以使孩子從中獲得鼓舞,不斷奮進。當孩子遇到挫折、遭到失敗、犯錯誤之時,他們特別需要父母的理解、寬容、尊重、鼓勵,此時父母對孩子令人不滿的現狀的認識、態度,嚴重地影響到孩子今後的學習、生活與發展。或進或退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父母的認識與態度,寬容、欣賞、鼓勵使孩子獲得信心、力量與進步,而苛刻、不滿、打擊使孩子自卑、泄氣、退步。因此,沒有不需要欣賞、鼓勵的孩子,隻有不去欣賞、鼓勵孩子的父母。

3.經曆法。

對孩子的成長、發展而言,他人的言教畢竟是一種間接經驗,其教育作用終究不如孩子在親身經曆,實際鍛煉中獲得認識、體驗那麼深刻、有效。有孩子早起磨磨蹭蹭,不急著起床、洗漱,父母提醒她上學要遲到了,也不管用。雖然多次給她講早晨上學要抓緊時間的道理,也不見效果。其實,父母不要再提醒她、對她進行說教,順其自然,有意地讓她遲到一次,讓她經曆一次上學遲到、挨教師的批評,使她從親身體驗中認識到要遵守學校紀律、早晨要抓緊時間的道理。親身經曆法對於培養孩子的思想品德及獨立生活的能力非常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