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健康診所”
尿床,是小孩子必然會有的一種惡習。隨著孩子的成長,尿床的情況會消失。可是在有些孩子的身上,這種情況卻是一直不變。
孩子在學會自己脫褲子解大小便後,反複出現憋大便或憋小便,並將大便或小便解在褲襠裏的現象,這就是孩子肛欲期到來的表現。在肛欲期,肛門和尿道括約肌的收縮和放鬆都可以給孩子帶來性的體驗。所以,有的孩子從憋尿中獲得性快感,有的孩子從憋大便中獲得性快感,孩子的肛欲期一般經曆兩個月左右就會結束,如果成年人擾亂孩子控製大小便的自然節律,孩子肛欲期拖延的時間也就越長。有的孩子幾個月甚至半年多都不結束肛欲期,孩子的性發展就出現了停滯狀態。
所以,孩子尿床的壞習慣必須得到糾正。下麵我們看一個案例。
煌煌中午睡覺3個小時都不會尿,一到晚上,如果睡前喝水不多,晚上也要父母叫醒他兩次起來尿尿,一次23點,一次半夜2點。如果晚上喝水多,一個晚上要至少叫4次。有時候一個小時不到,就會尿床了。
著急的父母去請教醫生。醫生建議每天下午4點以後少讓孩子飲水,晚飯少吃流質,也不宜吃西瓜、橘子、生梨等水果及牛奶,以減少夜裏膀胱的貯尿量。父母睡前不要逗孩子,不要讓孩子興奮,不可讓孩子劇烈活動,不看驚險緊張的影視片,以免使孩子過度興奮。每天睡前養成把小便排幹淨徹底的習慣,以使膀胱裏的尿液排空。把握孩子夜間排尿的規律,在孩子尿床前把孩子叫醒讓他排尿。醫生還指出,尿床可使患兒害羞、焦慮、恐懼及畏縮。如果父母采用打罵、威脅、懲罰的手段,會使孩子更加委屈和憂鬱,加重心理負擔,症狀不但不會減輕,反會加重。
煌煌的父母在安慰及鼓勵的情況下進行矯正,一段時間之後,煌煌沒有尿床的情況了。
“親子健康處方”
據世界衛生組織調查顯示,長期尿床導致孩子智商下降(比正常孩子低17~23%)、學習困難;危害孩子身體發育(發育慢,身高比正常孩子矮3~5公分);心理缺陷多(自卑敏感、暴躁易怒、自我封閉、不願與人合作、不適應集體生活);影響成年以後的家庭幸福(影響青春期生殖發育,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男孩易出現小陰莖、小睾丸,女孩易出現痛經、月經延遲,子宮或卵巢發育不完全)。
所以,家長必須重視糾正孩子尿床的習慣,主要可以采取如下方法:
1.樹立信心。
孩子尿床往往是有規律的,如經常發生在某一時間,通常是在上半夜,有時可一夜多次。對待尿床的孩子,切忌打罵和羞辱性懲罰,那樣隻能使孩子精神更加緊張而加重尿床現象。應該解除孩子的心理負擔,讓孩子樹立起信心,一旦孩子沒有尿床要給予表揚和鼓勵,孩子的尿床現象將會減少。父母應仔細觀察孩子的尿床與什麼因素有關,並加以著重解決。隻要不是疾病因素引起的尿床,父母就不必過於擔憂,父母要相信孩子能改正,這對孩子樹立信心很重要。
2.按時睡眠。
父母要適當控製孩子的活動,尤其白天不能玩得太累,避免夜間睡眠太深喊叫不醒;睡前讓孩子將尿排淨,睡覺時讓孩子取側臥位;內褲要寬鬆、被褥不宜太厚,被子不要裹得太緊;父母要在睡前喊孩子起夜一次,天快亮時喊孩子起夜一次。
3.飲食禁忌
少吃牛奶、巧克力、柑、橘。美國學者對尿床的原因進行深入的研究後提出,飲食中牛奶、巧克力和柑橘類水果過量,是造成尿床的主要原因,其中牛奶過量造成的遺尿達60%。隻要停止進食上述食物,遺尿現象幾乎可立即消失。究其原因,主要是這些食物在孩子體內可以產生變態反應,使膀胱壁膨脹,容量減少,並能促進平滑肌變得粗糙,產生痙攣。同時,這一變態反應會引起孩子睡得過深,在有尿時不能醒來,導致遺尿。
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孩子神經係統發育不成熟,易興奮,若食用這類食物,可使大腦皮質的功能失調,易發生遺尿。因此,在膳食中應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白天限製飲水。對於尿床孩子,白天不要過度限製其飲水量,要求孩子每日至少有1次隨意保留尿液到有輕度脹滿不適感,以鍛煉膀胱功能。
少吃多鹽、糖和生冷食物。多鹽多糖皆可引起多飲多尿,生冷食物可削弱脾胃功能,對腎無益,故應禁忌。
少吃玉米、薏苡仁、赤小豆、鯉魚、西瓜。這些食物因味甘淡,利尿作用明顯,可加重遺尿病情,故應忌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