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2章 性別認同障礙,不要隨心所欲打扮孩子(2 / 2)

性別認同是一個人對自己的生理性別的自然認知,如果孩子在幼兒期不能及時完成性別認同,日後就有可能出現不同程度的性別偏差行為,影響各方麵的發展,甚至影響身心健康。生理創造了雄性與雌性。社會造就了男性與女性。作為父母,在孩子正常性別發育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問題。

1.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性別發育的家庭環境。

孩子從一生下來接觸的就是父母,父母是孩子早年生活環境的締造者,是孩子教育的啟蒙者,父母主要通過自己的性別和與孩子之間的相互關係,對孩子的性別發育施加影響。父親一開始就是兒子的認同偶像,是女兒的性愛偶像;母親是女兒的認同偶像,是兒子的性愛偶像。

由於孩子自身性別的特點,對各種感覺信息有不同的感受和偏好,男孩天生就更欣賞父親那有力的臂膀,還有那洪鍾般的嗓音;女孩更羨慕媽媽那溫暖的懷抱,喜歡親切的愛撫和典雅的女性風韻、氣質。倘若父親是典型的男性,母親是標準的女性,為孩子提供的是典型的男性和女性信息,男孩就會很自然地接受父親的影響而認同於父親,女孩會接受母親的影響而認同於母親。這樣就使孩子有一個性別認同和發育的良好環境。

2.喜歡自己孩子的性別。

對待孩子,無論是男孩還是女孩,父母都應有同等的評價。對孩子的性別不但要承認,還要讚賞、喜歡。男孩有男孩的優點,女孩有女孩的長處,都是父母愛的結晶,沒有理由重男輕女,或重女輕男。父母應以與孩子的性別相一致的態度對待他們,以傳統的與孩子性別相一致的方式撫養,給予與孩子的性別相一致的性角色行為要求。如男孩,應該男孩打扮,買大多數男孩所喜歡的玩具,鼓勵他和其他男孩一起玩打仗、爬樹、踢足球等,培養他的男性氣質;反之,女孩也是一樣,無論是衣著打扮,還是玩,注意發展她的女性個性特征。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生理性別就是他的父母所期望的所喜歡的性別。學習同性父或母的角色行為和社會行為。

3.加強孩子的性角色教育。

性角色是一個人的社會性別。指的是一個男人或女人,應有的社會地位和行為規範。比如說男孩子該幹什麼,女孩子該幹什麼等。性角色的概念和內涵並非一成不變,它隨時代的進步而有所變化。父母通過自己的行動和教育直接地或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性角色的學習。父母通過對孩子的性別的評價和期望,到對孩子的性別態度和撫養方式,給予孩子的性別環境和性別影響,以及正確的性別教育,來影響孩子的性別認同和性角色行為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