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9章 我從哪裏來,答案不要超出孩子的認知水平(1 / 1)

“親子性教育診所”

“我是大街上撿來的嗎?媽媽,我是生出來的嗎?”幾乎所有的孩子都會問父母這個問題,這其實是孩子在學齡前大腦發育的一個階段的必然問題。

下麵我們看一個案例:

雲雲有一天突然問母親:“媽媽,幼兒園的小明說他是他媽媽從公園撿回來的,要是不聽話,就要把他送回去。媽媽,我是從哪裏來的呀?”麵對雲雲提出的這個問題,媽媽支支吾吾,不知該怎麼回答孩子,這樣的結果是雲雲更加的好奇和感興趣,哎,媽媽頓時覺得好為難。

由於天然的好奇心,絕大部分發育正常的孩子在3歲左右就開始提一些與性有關的問題,進而在四五歲時達到巔峰。他們提問不是要探討兩性關係,隻是好奇。對於兩三歲的小孩子來說,“我是從哪裏來的”、“小鳥為什麼會飛”、“小狗為什麼長尾巴”似乎是同樣性質的問題。所以,父母不需要過分緊張和嚴肅。

通常情況下,一涉及性問題,中國的父母們總是以一種陳舊的思維方式來對付孩子,尤其是對2~5歲的孩子。每當孩子提出嬰兒是從哪裏來的這類問題時,父母們通常會以寓言、神話、瞎編的故事,憑空給孩子講些不著邊際的“道理”。其實這樣隻能讓孩子的疑問越積越深,也會讓孩子逐漸失去對父母回答的信任,繼而尋求來自其他途徑的答案。父母們必須認識到,如果自己不與孩子談性知識,總會有人與他們談及的。與其讓其他孩子灌輸不健康的性故事,還不如父母自己給孩子親自傳授一些淺顯易懂的性知識。

作為父母,首先要徹底地弄清孩子要問的到底是什麼,不要讓孩子聽得雲山霧罩,卻一無所獲。其次,從非常簡單而明了的回答開始,同時觀察孩子是否希望繼續探討。具體可以這樣回答孩子的提問:孩子是在媽媽身體內的一個叫子宮的地方生長的,隻有女人有子宮,所以隻有女人才會生孩子。它是女人身體裏一個特殊的地方,就在媽媽的肚子裏。這樣的談話一般就能夠滿足3~4歲孩子的好奇心了。

不過,在他們走開一會兒之後,他們經過考慮,也許會帶著更多的問題回來,他們會問一些讓父母更加難以開口的問題。可以一如既往地照上麵那樣簡單而直接地回答:孩子是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共同創造的。那是女人身體裏一個微小的細胞和男人身體裏一些微小的細胞組成的。女人的細胞叫卵子,男人的細胞叫精子。當兩種細胞結合在一起時,就開始有了孩子了。

做父母的應該在極其自然的狀態下,及時給孩子上這樣的課程,可以跟孩子主動說說懷孕的鄰居或親戚,甚至是路上遇到懷孕的婦女,都可以成為說起這一話題的機會。

“親子性教育處方”

父母是孩子最基礎、最重要的老師,應當是性知識的教育者或傳播者。其實,孩子的問題並非是洪水猛獸,父母隻要掌握一些技巧,回答孩子的問題並不是很難的事情。當孩子提出性問題時,父母應因勢利導,做到以下幾點:

1.不要欺騙。

當孩子提出性問題時,應輕描淡寫地回答,不要欺騙,不要不好意思,不要有神秘感。因為孩子的性提問往往是漫不經心的,並沒有怎樣深思熟慮,更沒有什麼惡意想法,父母應當了解這點,自然坦誠地回答問題。父母的窘迫與羞怯,隻能加重孩子的好奇心,使之對於所提的問題耿耿於懷,牢記在心。

2.科學。

應用科學名詞解釋男女的生殖器,並告訴孩子如何保護它,不能隨便玩弄。回答孩子的問題時,不要超過孩子的好奇範圍和理解能力,就具體問題回答,不要過深過細,應當通俗易懂,充滿自信。

3.簡潔明了。

回答問題時,應堅決果斷、簡潔明了,應在語氣中表現出權威的、結論性的含義,不要引申,也不宜鼓勵孩子引發聯想。要注意,回答孩子關於性的問題盡量明確,不要含糊不清或者支支吾吾,這有時候並不是為了讓孩子徹底地掌握有關性方麵的知識和學問,而僅僅是為了達到滿足孩子性心理方麵的好奇,使他(她)不會形成錯誤的性觀念和態度。因此回答孩子的問題要簡潔,不要扯七扯八。如果父母不給孩子一個準確可信的回答,日後他在與其他玩伴交往時,仍然會接觸一些此類的信息,而當其他孩子從父母那裏得到的知識更加新穎準確時,孩子就很難信服父母的答案了,進而會降低對父母的信任。

4.講究技巧。

孩子的問題是可以預先想象得到的,所以許多有經驗的父母事先會對一些最可預知的問題做公式化的準備,這的確相當管用。相信隻要有準備,就不至於不知所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