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暑假的“雙搶”季節。農村裏男女老少都要出田裏幹活,因為村裏的地形問題,收割機無法下田,也就隻能用鐮刀一把一把的收割。這時,你會看到一些奇觀,染頭發打耳釘的非主流在田裏揮鐮刀。這是怎樣的一個光景啊。
有人說90後富二代很多,但是你們都沒看見過農村的90後。如果是獨生子女就要做很多的農活。所以,你會看見被曬黑的女孩子,他們不是什麼蘿莉。
小麗是家裏的姐姐,讀小學。學校放農忙假了,以前因為要交公購糧,所以,學校會發動學生到稻田裏拾稻穗。現在不用了,因為國家早就免去農業稅。孩子們就不用去拾稻穗了。但是還是擺脫不了農民做農活的命運。
小麗:媽,太陽好大,好毒辣,能不能不去啊。
小麗媽媽:不行,現在雙搶,如果不收割完,大家都播種的時候你就跟不上人家了。
小麗是個女孩子,所以有點不情願是很正常的。
來到田裏,大家都在忙,更多的是聞到稻稈的味道,也有機器轟隆的嘈雜聲。小麗家裏還有木車,其實在小車普及的今天,農村裏有木車不是習以為常的事情嗎。小麗跟著爸爸媽媽來到田裏。
小麗問:媽媽,我為什麼是個農民?
媽媽默不作聲。手中的鐮刀在快速地將稻穀放倒。爸爸則是一擔一擔的把稻穀從田裏往鄉路上搬運。濕透的脊背讓人有種吟詩的衝動。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早上的太陽隻是稚嫩的孩子的話,那麼中午的太陽已變成一個熱烈的壯年。大地像冒著煙一般,模糊了青山綠水,模糊了勞動人民。
小麗一把把把稻穀抱進扁擔,小手似乎已經被蟲子咬花,起了紅包包,癢,但是隻能忍。
木車已經裝滿,但是,沒有看到老師在課堂上說的,農民伯伯在笑嘻嘻地看著自己的勞動果實。他們隻是氣喘籲籲想把稻穀搬運回家曬在家裏的樓頂上。
小麗和媽媽在後麵用力推木車,爸爸有力的雙臂拉著木車,黝黑的皮膚已經看不出有汗珠流下。
這時,木車要過木橋了,這條路是捷徑,小麗爸爸選擇這條路是必然,因為這條路已經走了幾十年。木橋顯然已經老舊,而且窄。木車經過都很顛簸,而且要很小心。木橋坑坑窪窪的,不知道修補過多少次。
小麗畢竟是個女孩子,所以在後麵推這麼重的一車稻穀實在鋌而走險。像是耍雜技。所以,耍雜技具有一定的危險性。
就在木車在坑窪的木橋上艱難前行,爸爸一個用力拉,可能是顛簸得厲害,或者是捆紮稻穀的時候不夠緊,所以,從木車上掉下來一捆稻穀,剛好砸中小麗的頭,小麗在受到重擊後,身體失去重心,一個踉蹌從木橋上掉到江裏去。
媽媽緊張極了,喊:救命啊,有人掉河裏了。
爸爸見狀,轉身跳進河裏遊向小麗。小麗在河裏掙紮著,已經失去呼救的意識,撲騰著,喝著河水,幸好不是汛期,所以河水不湍急。在爸爸熟練的遊泳技術下,很快的從後麵托著小麗,小麗得到了呼吸,但顯然已經受到驚嚇,臉色蒼白。
走到河邊,沙子軟軟的,小麗在毒辣的太陽下炙烤。媽媽帶來水,讓他們喝。
小麗的爸爸現在知道小麗沒有大礙,就又跳進水裏,搶救掉到河裏的稻穀。<鋤禾》這首詩歌從小大家就會唱,在鋪張浪費嚴重的今天,隻有農民才真正知道什麼是粒粒皆辛苦。
回到家裏,小麗暗自下一個決心,就是無論如何也要學會遊泳。這不是一個口號,在暑假裏,有空就和男孩子們到水不是很深的還很安全的水域遊泳。不管學校給家長的預防溺水協議書。小麗的父親也很支持自己的女兒學習遊泳。因為城市的孩子有泳池,但是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又是誰提出來的呢?反思,一直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