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皇:“嗯,乃木是陸軍的軍魂,無論軍功還是整軍思想在軍中無人不佩服,他因病辭職好幾年了,想必現在身體強健,是時候出山了。朕覺得乃木堪此重任,就讓他出任第三軍軍司令官!”
兒玉:“微臣代替乃木感謝陛下的信任!”
天皇:“朕不會忘了乃木的,永遠不會!”
臨行前,乃木拜訪了兒玉。
乃木:“我本以為在這和平年代,過幾年我會帶著遺憾離開人世,再也沒有上戰場的機會了。多謝你了,讓我在臨死之前還能統帥大軍上戰場。”
兒玉:“老朋友,不要客氣,你在陛下心中的地位無人可比,陛下對你極為信任,這個機會是你應得的。”
“如果要感謝的話,就感謝陛下吧。乃木,要盡快拿下旅順!”
乃木:“我了解了。我的一切都是陛下給的,為了陛下我願赴湯蹈火在所不惜。”
12月20日,奧保大將指揮的倭軍第二軍在遼東半島東南的貔子窩登陸,乃木中將指揮的第三軍隨後在遼東半島東部的猴兒石登陸。
第三軍裏配備的是倭國的最精銳部隊,守衛京都江戶的第1師團,金澤的第9師團,善通寺的第11師團,可見天皇對乃木的信任之深。
臨行前,乃木中將寫了一首詩:肥馬大刀尚未酬,皇恩空浴幾春秋。鬥瓢傾盡醉餘夢,踏破天國四百州。他自備一口棺材,並帶兩個兒子一同出征,表明了效忠天皇死戰到底的決心。
近20萬精銳部隊出動後,戰爭態勢急劇改變,天平開始向倭軍傾斜。
至此,倭國前線兵力達到30餘萬,遼東半島北部海城附近是野津中將的第一軍,中部金州大連附近是乃木中將的第三軍,東部貔子窩附近是奧保大將的第二軍。倭國本土的精銳部隊已經全部出動,本土不得不動用部分預備役來防禦要地。
為了統一指揮前線的三個軍,大本營決定成立滿洲軍總司令部,由大山元帥任總司令。
而就在三天之前,滿洲軍區司令員庫羅帕元帥不顧軍區副司令安努大將的反對,調走了恩基的第101步兵軍的兩個師,用這兩個師來加強遼陽、奉天一線的防禦。恩基雖然無奈,但也隻好服從上級命令。
金州是旅順的北麵屏障,失去了金州,旅順就門戶大開。20萬強敵壓境之下,防守金州的第四步兵師師長福克少將有點坐不住了。
他按照天國防禦慣例,在南山一線陣地部署了一個團,呈一字長蛇陣,其餘三個團作為預備隊部署在10公裏以後的後方。一線陣地、炮兵陣地都沒有絲毫的偽裝,被敵人的偵察部隊看的一清二楚,標明了坐標。
北方艦隊主力按兵不動,隻出動了三艘驅逐艦協助防禦。
乃木中將的第二軍在北泡崖子設立軍司令部,派出五個師團的優勢兵力投入進攻,並得到了聯合艦隊大口徑艦炮的遠程火力支援,兵力是敵人的5倍,火力是6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