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脫垂症狀的患者,醫師在內診時讓患者平躺,往往會發現不到子宮脫垂的現象,因為此時的子宮一度及二度脫垂都會少了腹壓而自動的回收回去。所以有經驗的醫師會讓患者閉氣,然後做下腹用力的動作,此時若有子宮脫垂的患者,我們可以發現因為子宮頂受到腹部壓力而逐漸被頂出骨盆腔,在外陰部形成突起,還有膀胱脫垂或是直腸的脫垂;或可以發現有相當明顯的膀胱及直腸向陰道的突起,此時我們就可以將所有的問題一並診斷出而同時治療。
(4)治療的方式
①內科療法
凱格爾運動:凱格爾運動本身就是一個閉氣的提肛肌收縮運動,運動本身有加強提肛肌肉張力的能力,借著持續不斷的提肛運動,讓提肛肌的肌肉肥大,可以減緩或減少因為肌腱脆弱造成子宮脫垂。
②外科療法
a子宮全切除手術:對於有嚴重脫垂的女性,最好的方式就是作子宮全切除術,將脫垂的子宮予以切除,可以由陰道來做膀胱及直腸的修補,將伴隨子宮脫垂的膀胱脫垂改善過來。
b曼徹斯特的手術:此手術方法主要是將子宮頸截斷,再將子宮頸的韌帶予以縫合,可以改善子宮脫垂的現象,不過因為手術的合並症相當多,因此目前已經很少使用。
C最新腹腔鏡手術:對於年輕的患者,可以利用腹腔鏡做一個子宮圓韌帶的懸吊手術,把子宮圓韌帶懸吊在腹直肌的筋膜上,就可以讓子宮的脫垂程度矯正過來,也可以減少子宮後屈。因為子宮後屈壓迫到脊椎造成腰酸背痛的情況。目前腹腔鏡手術十分發達,醫師可以利用腹腔鏡來作會陰穹隆或是子宮頸骶骨的懸吊手術,或是可以做陰道旁組織的縫合,減低因為陰道本身構造缺陷所引起的子宮脫垂及膀胱脫垂的狀況。
產後尿道感染的防治
生產後尿解不出來,解尿時灼熱疼痛,甚至出現畏寒高燒的現象,在產科病房是經常可以見到的症狀,造成不少產後女性的不適和困擾。
(1)孕後泌尿係統起變化
先讓我們看看懷孕以後,泌尿係統有些什麼變化。首先是腎髒會稍微增大,腎絲球過濾血液的速率也增加許多,使得血液中一些有益的物質,像水溶性維生素、葡萄糖等,會比較容易從尿液中流失。懷孕4個月以後,由於子宮的逐漸增大,長期壓迫輸尿管,造成輸尿管明顯的水腫現象,骨盆器官的充血,肌肉和結締組織的增生,造成膀胱三角位置的提高。這些位置的改變,在生產過程中,不論是胎兒的頭部或臀部,長時間的擠壓膀胱,常常造成膀胱底部的水腫,水腫現象又使得血液及淋巴液供輸減損,就更容易使尿道受傷和感染了。
(2)常見的感染原因
懷孕中的各種感染,最常見的就是泌尿道感染。雖然對大多數孕婦來說,尿液檢查常有菌尿的存在,病人卻沒有明顯的不適。造成這些感染的細菌,大都是會陰部附近的正常菌落,以大腸杆菌最為常見。
在陰道生產後的初期,由於會陰切開的傷口、尿道口附近的撕裂傷、陰道壁的血腫塊以及無痛分娩止痛劑的作用,使得膀胱對於尿液充滿的感覺度降低;再加上產後子宮收縮劑伴隨著大量的點滴注射,都是造成尿液過度積存、膀胱無力解尿的原因。這時候,往往需要導尿管來排空膀胱;導尿的過程又常常造成原本水腫的尿道膀胱感染。
(3)避免感染的方法
產後有解尿灼熱、刺痛和頻尿的感覺,應該跟醫師聯絡。如確定感染,遵照醫囑按時服藥,多喝開水增加尿量。如果同時有畏寒發燒的現象,應該立即到醫院掛急診,做血液及尿液的檢查和培養,接受進一步的積極治療。保持良好衛生習慣可避免泌尿道感染。
剖腹生產前,應該會置留導尿管,手術後24小時,宜盡快取出導尿管,鼓勵產後女性自行解尿。這些是避免產後泌尿道感染的最佳方法。
產後的會陰傷口感染的防治
(1)發生原因
陰道的環境在正常情況,有許多細菌在其中生長,並維持平衡。而自然生產時陰道及會陰部位不可避免會有大小的裂傷,造成陰道的細菌常汙染到會陰傷口,所以理論上會陰傷口感染的機率應該很高。但是臨床經驗卻發現自然生產後,會陰傷口發生感染的機率卻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