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產後體型恢複的美容護膚(4)(3 / 3)

中醫藥學認為,海參味甘、鹹,性微寒、滑,有養血潤膚、補腎益精等功效。《本草綱目拾遺》介紹海參時說:“海參,味甘、鹹,補腎經,益精髓,攝小便,豐肌澤膚。”《本草從新》說海參:“降火滋胃,通腸潤燥,養血豐肌。”熟食海參,通過改善人體機能,增強體質,而達到使肌膚豐美的效果。

銀 魚

銀魚,又名麵條魚、殘臉魚,屬銀魚科魚種。銀魚含優質蛋白質、核酸、脂肪、維生素B1、維生素B2、碳水化合物、煙酸、鈣、磷、鐵等營養成分。

中醫藥學介紹銀魚時指出,銀魚,味甘,性平,有養生益壽、寬中健胃、豐肌澤膚等功效,尤其適應於脾胃虛、食欲差、麵色萎黃的人食用。《隨息居飲食譜》說銀魚:“養胃陰,和經脈,豐肌肉,澤皮膚。”《日用本草》說它:“寬中健胃,潤肺止咳,豐肌膚,和經脈。”

為蚌科背角無齒蚌。蚌肉含蛋白質、核酸、鋅、鈣等營養素。

蚌肉中的鋅,有參與黑色素合成,維護皮膚的彈性、光澤、光滑性等作用。蚌肉中的核酸,有消除斑痕,使皮膚變得豐潤、光滑和消除皮膚皺紋等作用。

中醫藥學認為,蚌肉味甘、鹹,性寒,有清熱滋陰、明目解毒、豐肌澤膚等功能。麵部長粉刺或臉部有感染者,常吃蚌肉,有較顯著的美容效果。

有一道佳肴叫金針蚌肉湯,味美,保健價值高,且有較佳的美容作用。其製法為:新鮮金針菇100克,取新鮮蚌肉200克,細鹽、料酒、蔥花、豬油、味精各適量。洗淨蚌肉、金針菇,旺火起油鍋,放入適量熟豬油,油熱時將蔥花放入,煸炒10秒鍾,加入蚌肉,稍炒,加入金針菇、細鹽、料酒、清水,繼續用旺火煮開,改文火,再煮20分鍾,加味精,起鍋喝湯吃肉。

為蜆科河蜆,又名扁螺,產於河川、湖沼之中。蜆肉含蛋白質、腺甙、鋅、鈣、磷等,其殼含角蛋白、碳酸鈣、碳酸鎂等。

蜆肉也是一種不錯的美容食品。它可使皮膚變得光滑,減少皮脂腺的過多分泌,並有消除皮膚炎症等作用。因此,它更適用於有脂溢性皮炎的人。

中醫藥學認為,蜆肉味甘、鹹,性寒,有清熱、利濕、澤膚等功效。因蜆肉性寒,故小便清長、大便溏、胃脘冷痛的人不宜食用。

蜆肉的吃法是,隻要將蜆肉洗淨,用清水煮熟,就可以拌作料食用。常食蜆肉,皮膚會變得更為光潔。

蜆肉除有美容功能外,還有開胃、下濕氣、下乳、治療瘡癰等作用,對產後恢複有很大幫助。

甲 魚

甲魚為鱉科中華鱉,又名鱉、團魚等,生活在河、湖、池沼之中。甲魚含動物膠、角質蛋白、核酸、磷脂、維生素B2、維生素B1、維生素A、煙酸、維生素D、鋅、鐵、鈣、磷、碘等營養成分。

維生素A、磷脂、維生素B2、煙酸等都是皮膚細胞的營養素,有護膚作用。鋅有增強皮膚光潔度作用。動物膠有使皮膚變得柔軟、毛發光潤等作用。

中醫藥學認為,甲魚肉味甘、鹹,性平,有滋陰涼血、益氣補虛、豐肌亮膚等功效。《日用本草》說甲魚:“其味甘、鹹,性平,去血熱,補勞傷,壯陽氣,大補陰之不足。”

甲魚通過提高人體的整體健康水平而豐肌澤膚,有陰虛病症、皮膚幹燥的產後女性常食甲魚,其澤膚效果較明顯。甲魚除有美容澤膚作用外,還可治療低熱、貧血、陰虛咳嗽、月經不調、高血壓、頭暈、耳鳴、糖尿病、脫肛、皮膚感染、陰瘡等病症。

烏 龜

生活於河湖、池沼之中。烏龜肉含蛋白質、磷脂、鋅、鈣、鐵、磷等,烏龜殼含動物膠、鈣、角質蛋白等。與甲魚一樣,烏龜具有美容澤膚、強身健體作用。

中醫藥學認為,烏龜味甘、鹹,性平,有補精益血、滋陰清熱,豐肌澤膚等功能。《神農本草經》說烏龜:“甘鹹寒,歸肝、腎、心經,有滋陰潛陽、益腎健脾、養血補心之功。” 《本草綱目》說烏龜肉:“通任脈,助陽道,補陰血,益精氣,豐肌肉。”

實踐證實,陰虛火旺、皮膚幹燥、月經不調的產後女性,最宜食用烏龜。常吃烏龜,不但可增強體質,還有較好的美容效果。

牡 蠣

牡蠣為牡蠣科海產品,又名海蠣子、蠔。牡蠣肉,富含蛋白質、糖原、牛磺酸、岩藻糖、穀脫氨酸等10種必需氨基酸、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D、維生素E、鋅、銅、鐵、鋇、錳、鎂、鈣。牡蠣殼含碳酸鈣、磷酸鈣、氧化鐵、有機質、鎂等。用牡蠣製成的油為蠔油,營養非常豐富。

牡蠣中所含的這些營養素如維生素A、維生素E、鋅、必需氨基酸等都是美膚美容的物質。牡蠣為營養較全麵的美膚佳品。

中醫藥學認為,牡蠣肉味甘、鹹,性平,有調中補虛、除煩化鬱、豐肌澤膚、益智鎮靜等功效;牡蠣殼味鹹、澀,微寒,有潛陽平肝、重鎮安神、散結軟堅、製酸止痛等功用, 《本草綱目》說牡蠣:“肉,治虛損,解酒後煩熱,……滑皮膚。”又說:“殼,化痰軟堅,清熱除濕,止心脾氣痛。”

可以美容的蔬菜食品

黃 瓜

黃瓜又名胡瓜、王瓜,清香脆美,生吃、涼拌、炒食均可,並可醃食醬製。它也是重要的美容食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