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立法機構近日就“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的修改舉行公聽會,邀請來自大陸的台商代表就此發表意見。
全國台灣同胞投資企業聯誼會常務副會長葉春榮認為,台商以特聘或特邀政協委員的身份,參加大陸的政治協商會議,能夠有助於涉及台胞事務的處理。全國台企聯常務副會長、廈門市台商協會會長曾欽照說,參加政治協商會議,能夠讓台商在大陸參政議政。此外,台商還能通過政協這個平台參加每年的“兩會”,更好地了解大陸有關政策,對台灣企業在大陸的發展有利。全國台企聯會長郭山輝也表示,修改“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直接關係到台商生活,希望台灣當局放寬相關規定。 據了解,台灣方麵依照“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對台灣居民在大陸擔任政協委員職務持禁止態度,但若擔任政協特邀、特聘委員則有一定彈性。台灣當局領導人馬英九最近曾表示,通盤檢討“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並加以修正,是目前台灣方麵現階段最重要的兩岸工作之一。要針對其中不合現狀的地方,應時空環境的改變進行調整,讓雙方更對等互惠地進行互動。
台籍代表常被台灣媒體質疑,但已是目前最合理安排。由於自身屬性的特殊,而來自台灣的代表和委員則很難吸引媒體的眼球,大多數公眾對台灣代表與委員也都不熟悉。幾乎每次記者會上,台灣團的代表們便感受到自己的同胞們給予的壓力。台灣媒體總是針對台灣代表團成員長期居住在大陸,根本不知道台灣民眾心裏想什麼,如何能夠代表台灣人民的心聲等問題提出質疑。但“兩會”發言人在回答此問題時也頗顯無奈,他們在回答中稱,這已經是現在最合理的安排,甚至他們還會反問記者:“你能告訴我有更好的辦法嗎?”
台灣團4年提247件提案,在大陸台灣同胞是主要受益群體。從十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到四次會議,台灣團共提出建議247件,其中涉台建議131件,還有兩件議案。去年“兩會”上,人大台灣代表團提出關切台胞利益的12項議題,包括台資中小企業、台灣農業園區、兩岸農業合作試驗區、台生就業等扶持政策,在大陸投資和就業的台灣同胞是受益群體。而台灣團提出的提案,也得到了有關方麵的高度重視,2010年兩會上,台灣代表提出應修訂《台灣同胞投資保護法》,得到高度認同,當年即由人大兩位副委員長率團,對《台灣同胞投資保護法》的執行情況、落實情況做了專題調查、考察,推動了這個法的落實和修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