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閱讀是寫作的源泉,寫作是閱讀的創造(2 / 2)

二、寫作是閱讀的創造

語文教師應該使閱讀與寫作有機地結合起來。因為閱讀是寫作的源泉,寫作是閱讀的創造。那怎樣以讀帶寫,以寫促讀呢?

1.圍繞閱讀材料的題目預設內容

如果我們換位思考,從寫作的角度進行閱讀教學,一定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我在進行《蘭亭集序》的閱讀教學時,就設置了這樣一個問題:如果讓你寫聚會,你會寫哪些內容呢?學生們七嘴八舌地討論了起來,有的說寫聚會的時間、地點以及原因,勾勒聚會地點的周圍環境,有的還說要寫參與聚會的人以及他們聚會的活動方式……這樣通過對未知領域的充分想象,學生結合自身經曆,不僅可以更好地理解課文,還可以在比較閱讀中學會賞析、思考、寫作的方法。

2.閱讀材料後再構思寫作

對閱讀範例進行鑒賞後,教師要引導學生體味作品的選材、立意、構思、遣詞造句等方麵的獨具匠心,讓學生學習並運用這種技巧於自己的寫作中。這樣,學生既能領會作者對生活觀察的感悟能力及獨特的視覺、敏銳的思維,又能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

例如,在教學《荊軻刺秦王》時,針對荊軻“廷刺秦王”一段我問道,作者是如何描寫這個場麵的呢?通過合作學習,學生就能發現作者是通過鬥爭雙方的動作對比再現這一場麵的,荊軻的動作是“取”“奉”“發”“把”“持”“揕”,於秦庭“逐”秦王,而秦王是“驚”“起”“絕”“拔”“操”,於是乎,秦王於秦庭“走”,作者通過兩人動作的描寫,展開了你死我活的決鬥場麵。

趁著這個學習機會,我要求學生當堂進行寫作,描寫一個場麵。有一名學生就如《荊軻刺秦王》的作者一樣,通過動作細節來表現運動場麵:運動場上,看,隻見他身手敏捷,從對方手中搶過籃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直衝籃下。不好,籃下有個高個子,隻見他虛勢一晃,那個高個子就已經不知去向了。於是他輕鬆勾手,跳躍上籃……通過課堂上的寫作訓練,從寫作的角度切入閱讀,那麼學生對閱讀材料就會更感興趣了,剖析閱讀材料的內容時就會更深刻了。

綜上所述,隻有把閱讀教學和寫作訓練有機地結合起來,以讀帶寫,以寫促讀,實現創新閱讀和個性作文“兩條腿走路”,才能促進學生廣泛地閱讀,提高其寫作能力。

【作者單位:江西省高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