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讀與畫相結合
這裏講的“畫”有兩層意思,一是邊讀邊用筆畫出課文中的生字、新詞、優美句段或是能體現文中某一特點的語句;二是把理解的內容用圖畫的形式表現出來。如在教《畫家鄉》一課時,我請學生先用筆畫一畫自己的家鄉,再說一說自己的家鄉,然後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這樣畫一畫、塗一塗的活動不僅鞏固加深了學生對文本的理解,也為學生的背誦作了紮實的鋪墊。讀與畫相結合也是《語文課程標準》中所強調的“語文學科要整合其他學科的知識,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的很好體現。
六、讀與寫相結合
讀寫結合是行之有效的教學經驗。著名教學專家丁有寬說:“讀寫結合,事半功倍,讀寫分離,兩敗俱傷。”而要真正做到這一點,就必須從小抓起。雖然低年級學生的表達能力不是很強,但隻要我們善於引導,讓學生通過閱讀教材中的優美課文,談談體會,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久而久之,就能有效增強他們的寫作興趣,提高他們的寫作能力,從而促使他們養成“讀書─思考─欣賞─習作”的好習慣。
1.充分利用課文插圖,開展聯想寫話訓練
課文的插圖有助於學生對內容的理解,教師不僅要在上課時發揮插圖的作用,在課外更要充分挖掘其內在的含義,以指導學生寫話。翻閱課本,那一幅幅精美的插圖往往使人浮想聯翩,學生更是喜聞樂見。如學習完《春雨的色彩》一課後,可請學生說說:春雨都有哪些顏色?你認為春雨是什麼顏色的?強烈的色彩刺激,生動有趣、富於想象的畫麵,使學生在享受美的同時,也忍不住把這種美表達了出來。
2.緊密聯係教材內容,開展續編仿寫訓練
低年級語文課本所選的課文豐富多彩,寓知識、思想教育於一體,學生學習興趣濃厚,往往學完了課文還不過癮。這時,教師就可抓住機會利用課文內容和課後習題對學生進行聯想性續編仿寫訓練,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如學完《比尾巴》後,教師可引導學生將所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相結合,收集自己了解到的一些動物尾巴功能的資料,進行續編仿寫詩歌,寫寫其他動物尾巴的功能。這個仿寫環節,既是課文內容的鞏固和延伸,更是學生邁向文學殿堂的起步。
總之,在低年級的語文閱讀教學中,我們隻有注意激發和保護學生的閱讀興趣,把聽、說、讀、寫、思、畫等相結合,才會相得益彰。當然,閱讀教學的結合點不僅僅就這幾個方麵,我們教師還應將課堂與生活相“鏈接”。我們要通過多種途徑的引導、訓練,教會學生積累語言、品評語言、發展語言,讓學生思維獨特,個性飛揚,這樣才能使課堂書聲琅琅、議論紛紛、情意濃濃!
【作者單位:河北省承德市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