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部園地

黨員應知

如何處置不合格黨員?

對無正當理由連續6個月不參加黨的組織生活,或不交納黨費,或不做黨所分配的工作的黨員,按自行脫黨處理,並予除名。對理想信念不堅定、不履行黨員義務、不符合黨員條件的黨員,黨組織應對其進行教育,要求其限期改正;經教育仍無轉變的,應當勸其退黨;勸而不退的予以除名。對那些思想品德敗壞、無可救藥的蛻化變質分子、腐敗分子,要堅決從黨的隊伍中清除出去。

十八屆四中全會學習問答

為什麼要建立憲法宣誓製度?

答:《決定》明確提出,要建立憲法宣誓製度,強調凡經人大及其常委會選舉或者決定任命的國家工作人員正式就職時公開向憲法宣誓。這是增強國家公職人員憲法觀念、強化憲法宣傳教育、在全社會推動憲法實施的一個重要舉措。

《決定》提出要在我國建立憲法宣誓製度,這對於加強憲法實施具有重要意義。要按照全會部署和要求,通過法定程序,盡快出台具體實施意見,使憲法宣誓製度具體化和可操作。通過這一製度的落實,使凡經人大及其常委會選舉或者決定任命的國家工作人員正式就職時,都公開向憲法宣誓,並以此引導各級領導幹部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掌握憲法基本知識,深刻認識維護憲法權威就是維護黨和人民共同意誌的權威、捍衛憲法尊嚴就是捍衛黨和人民共同意誌的尊嚴,切實樹立忠於憲法、維護憲法的自覺意識,帶頭遵守憲法法律,帶頭依法辦事。同時,落實這一製度也具有示範效應,有利於推動在全社會加強憲法宣傳教育,有利於在幹部群眾中廣泛宣傳憲法知識、增強憲法觀念,引導人們自覺弘揚憲法精神、維護憲法權威、促進憲法實施。

支書自述

群眾的小事是我的大事

自打我接過涼風村發展致富的“接力棒”,這一幹就是13年。回過頭想想,把工作做好,讓群眾服你也並不難,隻要一門心思想點子、拓增收、辦實事,鄉親們就會支持你、擁護你!

在任村支部書記前,我曾當過鄉鎮副鎮長、副書記,50歲時,我卻當了村支書。有人說我,官是越當越小、事是越來越多,何苦?但是我並不這樣認為,隻要能為老百姓多幹點實事,帶領他們增收致富,官大官小並不重要。

涼風村是省級一類貧困鄉鎮的三類貧困村,底子薄、基礎差、條件苦。上任後,我依據村情民意著手對黨建、產業等方麵進行了全方位的思考和細致的規劃,特別是充分調動黨員和致富能人的示範帶頭作用,重點圍繞茶葉穩村、畜牧興村、煙葉強村、勞務輸出活村四個方麵做好文章,使涼風村一躍成為“小康村”。

針對基礎設施建設滯後問題,我搶抓四在農家、扶貧開發、交通水利三年大會戰等機遇,不辭辛勞地要項目、跑資金,帶領群眾投工投勞完成了全村21個村寨的“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創建;組織村民集資120萬元實施農業綜合開發和煙水配套工程、機耕道溝渠維修等,為5000人解決了飲水問題和30餘公裏的進寨硬化路,極大地改善了群眾的生活生產基礎條件。

發展環境的明顯改善,吸引了10多家企業前來投資興業。去年,在村兩委的努力下,作為全省100個現代農業示範園區之一的餘慶縣小葉苦丁茶現代農業示範園區落戶涼風,解決了500戶農戶就近就業。

在服務群眾方麵,我村建起1個黨員群眾綜合服務站和3個黨員便民服務點,實行“一門受理、無償代辦、承諾辦理”的運作模式,去年全年接待谘詢辦事群眾5800餘人次,解決問題870餘件。

口述:田洪林(餘慶縣大烏江鎮涼風村黨總支書記,貴州省優秀村黨組織書記)

整理:徐啟俊(餘慶縣委活動辦)

黨建實務

黔西縣:“十百千萬”活動架起幹群“連心橋”

一是縣委常委掛任村(社區)“第一書記”,示範支部創建活動彰顯成效。2013年7月,黔西縣選擇了15個不同類型的村、社區,由縣四大班子主要領導和縣委常委分別掛任1個村(社區)黨組織“第一書記”,著力加強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加快農業產業結構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