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百名幹部進百企,企業發展、幹部能力提升互動雙贏。2013年8月,黔西縣從鄉鎮(街道)、縣直單位選派104名幹部,分別入駐104個工業企業(項目)等,開展為期一年的“一對一”幫扶和服務工作。

三是千名幹部結對幫扶,“一宣四幫”搭建幹群連心橋。2013年3月起,黔西縣選派由縣直部門、單位和鄉鎮(街道)幹部、農村知識青年、大學畢業生等5名幹部組成的駐村工作組,駐村工作組的幹部將駐村點的1—2戶貧困戶作為幫扶對象,結成幫扶對子,盡早盡快幫助其脫貧致富。

四是萬名黨員辦萬件民生實事,同步小康點燃共圓中國夢的激情。黔西縣通過深入走訪調查、設立民生實事征求意見箱等方式,組織黨員收集廣大人民群眾在生產生活上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對群眾反映的合理問題逐一進行研究,明確辦理責任人和辦理時限,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抓落實。

詩歌飛揚黨旗飄

一個農村基層幹部的自述

平生喜讀嶽陽樓,在職為誰將利謀?

豈能違心常拍馬,甘願就任一耕牛。

撇開時下廢空話,輾轉鄉間大小丘。

最是農家苞穀酒,酸甜點滴潤心頭。

(楊國平)

向黨說句心裏話

讓高文村的山上長出“金子”

前段時間央視一套熱播的電視劇《馬向陽下鄉記》,將城市幹部下村幫扶的故事漓淋盡致的展現在觀眾眼前,劇情接地氣、貼生活、觸內心,讓我們這些駐村幹部看著倍感親切和振奮人心。聯係到自己的駐村工作,有幾分不吐不快的感想。

贏得群眾信任,必須融入農村生活。我所在的高文村,123戶603人,全部都是壯族群眾,為了盡快融進村子,平時我跟他們一起插秧、揮鐮做農活,還時不時應村小學需要客串代課老師……由於融入到群眾生活的方方麵麵,每月在村20天以上的我,贏得了群眾的信任與真心對待。

消除工作阻力,學會處理農村人際關係。高文村不僅有宗法關係,還有少數民族地區的寨佬製度,並且村中五大姓潘、廖、文、梁、吳的姻親關係也錯綜複雜。為了順利開展工作,我把各姓氏、各村民小組有一定威望和影響的人家及其社會關係都記牢,平時多與他們聯絡溝通。善於“折騰”,把駐村職責履行到實處。為解決高文村現有椪柑等農產品的銷售問題,我想到利用網絡迅速找到買家。

一年的駐村期雖短,但我也將會盡己所能幫助高文村的鄉親們學用網絡、發展產業、改善村貌,共同致富,讓高文村的山上長出“金子”。

從江縣翠裏瑤族壯族鄉高文村駐村幹部 湯 蛟

溫故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背景:1月8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中國-拉美和加勒比國家共同體論壇首屆部長級會議開幕式,在發表題為《共同譜寫中拉全麵合作夥伴關係新篇章》的重要講話中表示,“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中國和拉共體成員國不分大小、強弱、貧富,都是中拉論壇這個大家庭的平等成員。大家應該堅持友好協商、共同建設、共享成果的理念,兼顧各方利益和關切,最大限度凝聚共識,打牢整體合作政治基礎。

出處:語出(戰國·楚)屈原《卜居》。比喻各有長處,也各有短處,彼此都有可取之處。

知新

2014年中國媒體十大流行語

2014年12月19日,由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商務印書館和人民網共同主辦的“漢語盤點2014”活動揭曉榜單。

2014年中國媒體十大流行語是:“依法治國”、“失聯”、“北京APEC”、“埃博拉”、“一帶一路”、“巴西世界杯”、“滬港通”、“占中”、“國家公祭日”、“嫦娥五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