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0章 用正確的方式去愛孩子(1 / 1)

如果有人問:“你愛你的孩子嗎?”相信父母肯定都會毫不猶豫地回答:“當然愛!”但是,又有多少為人父母者懂得應該怎樣愛自己的孩子呢?又有多少父母付出了自己的愛,卻隻換來孩子的反感呢?為此,我們不得不反思,什麼樣的愛,才是真正的愛;怎樣愛,才能讓孩子接受,才能讓親子之間保持融洽的關係。這是做父母必須要掌握的一個度,因為如果愛得不夠,孩子就會缺少愛;如果愛得過度,這愛往往就會變成變了味道的愛、自私的愛,就會使孩子感到壓力。

真正的愛應該是給孩子鼓勵的愛,愛的鼓勵從哪裏來?從父母自身的改變中來!隻要父母改變了自己的心態,就會把挑剔不滿的目光變為欣賞滿意的目光,把諷刺否定的語言變為讚揚肯定的語言……於是,愛的鼓勵就出現了,奇跡也就發生了,孩子也就會變得越來越優秀了!

相信很多人會有這樣的經驗,當孩子還小時,無論掃地、洗碗,還是洗菜、淘米,往往什麼事情都想搶著做。但父母總怕他做不好,於是,這個不讓做,那個不讓動。等到孩子真的長大了,父母想讓他做一些家務時,孩子卻變懶了,甚至連功課、作業也懶得做了。

不少父母為此感到疑惑,甚至傷透腦筋。為什麼小時候特別勤快的孩子,長大之後就變懶了呢?但卻很少有父母反思過,這恰恰是因為自己一次次地錯過了鼓勵孩子的機會。這個時候如果父母再一味地埋怨,就隻能讓孩子變得更加不思進取了。因此,要想讓自己的孩子保持自信,積極進取、不斷探索,父母就一定要記住:當孩子要做某種嚐試時,隻要沒有危險性,不會危害到自己或別人,就應該鼓勵他去做,提供機會讓他大膽嚐試。當孩子有小小的成功時,應適當鼓勵他去爭取更大的成功;當孩子發生了小小失誤時,則應及時鼓勵他勇敢麵對,重新再來。

作為孩子,每次嚐試做一件事情,他得到的應該是鼓勵而不是嗬斥,應該是欣賞而不是諷刺,應該是肯定而不是批評。隻有這樣,孩子才能變得越來越自信,樂於嚐試去做自己感興趣的事,並為實現自己的目標而不懈追求。

當孩子畫出一幅不錯的畫、當孩子彈奏出一曲優美的曲子,父母若能輕輕地撫摸他的頭,充滿愛意地對他說:“寶貝,你真棒,我為你感到驕傲!”孩子就一定能體會到一種溫暖、美好的感覺,這種感情會沉積在孩子心底,催生出一種讓他做得更好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