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及時讚美。當你發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或者當孩子完成了一件他自認為了不起的事情時,如果能夠及時地對他進行讚美和鼓勵,往往會產生良好的效果。如果一時忘記了,事後也應該及時補上。比如,孩子生病了,在父母的說服下終於肯吃藥了,就應該立即對孩子說:“寶貝,你真勇敢!”如果當時忘了說,沒來得及讚美孩子,可以等到孩子的病好一些之後再對他說:“寶貝,你把藥吃下去之後,身體好多了,你真勇敢!”
③當眾讚美。孩子也有極強的自尊心和“虛榮心”,父母如果對孩子的優點當眾讚美,對孩子來說,就是雙重的獎勵。比如,孩子學習很勤奮,父母可以當眾讚美孩子:“我這孩子學習很用功!”又比如,當孩子主動和客人打招呼,可以這樣說:“好孩子,你真懂禮貌。”以後,為了維持這種讚美,孩子自然會養成主動學習、講禮貌的好習慣。
④讚美孩子時態度要真誠。讚美孩子時,父母應該做到真誠,而不是故意吹噓,盲目誇大孩子的優點或憑空捏造事實。這樣做往往會產生兩種結果:一方麵會使孩子覺得父母是在作假,進而使父母在孩子麵前失去威信;另一方麵則可能會使孩子感到沾沾自喜,自以為了不起。比如,當孩子畫出一幅畫時,父母如果這樣對孩子說:“寶貝,你真是太棒了,畫得比大畫家還好,你怎麼這麼聰明啊!”這樣的讚美往往會使孩子感到茫然。如果父母這樣說:“寶貝,你這幅畫的顏色用得真好!”孩子自然就會明白父母是在讚美、肯定自己的繪畫能力,也知道自己的長處在哪裏。要知道,言過其實的讚美往往會給孩子播下虛榮和盲目自大的種子。
⑤讚美也要適可而止。賞識、激勵孩子時要適可而止,不能夠一說起來就沒完沒了,讓孩子覺得不自在。激勵的話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有針對性。如果賞識過多,激勵過多,往往會使孩子對此失去感覺,也就不會讓他產生動力。因此,當孩子對某種行為已經養成良好的習慣後,父母就可以適當減少對孩子這一方麵的讚美。比如,當孩子每天到了該學習的時候,就主動坐在書桌前翻開書本,父母就沒有必要再對孩子說“寶貝,你真是好孩子”之類的讚美之辭,而是可以給他一個溫暖的擁抱或一些適當的獎勵,這些都會給孩子以奇妙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