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要不要送孩子出國留學,這個問題和我們前麵所說的擇校的問題有點相似。而孩子在高中畢業前就出國留學,對學習有好的一麵,也有不好的一麵。這要根據孩子與家庭的具體情況來具體分析,當然也要看家長把孩子送出國的目的是什麼。
有的孩子從小學初中出國學習有很好的發展,也有的孩子出國學習以後卻得到很不好的結果。為什麼會這樣呢?我們先來比較一下,國內與國外在基礎教育階段的優缺點。
中國的基礎教育,小學和中學階段,有很大的優勢。因為中國實行統一教材,統一的教學製度。比如,中小學開設哪些課程,每節課都要講多少內容,內容深度和廣度是多少,都由國家統一規定,這叫教學大綱。全國所有的學校都要根據國家教學大綱的規定來給學生授課。
而國外的中小學教育卻不是這樣的。到今天為止,國外的很多學校還沒有統一的教學大綱,開什麼樣的課,講什麼樣的內容,講到什麼樣的範圍與深度,都沒有統一的規定,一個學校一個樣,可以說一個老師一個樣。所以,在國際上,一般地認為,中小學的文化教育,中國的水平是比較高的。在中小學文化課的國際比賽中,居於前幾名及獲得金獎的大多數是中國人。
中國的一般中學,高中二年級中等水平的學生,考到國外大學去,往往就是好學生。所以從基礎教育的文化課來說,國外的教育要比中國低一個階層,這個問題現在已經被國際承認。所以,目前各國都在考慮按照中國的基礎教育的內容和方法來修訂本國的教育內容。比如,英國近兩年就提出,中小學教育的內容要參考中國的做法,製定全國適用的教學大綱。
但是,中國的基礎教育也有它薄弱的一麵,例如教學內容規定得比較死,教學方法也不太靈活,這就導致中國的學生所掌握知識比較窄,而且缺乏獨創性。
在管理模式上也是這樣。例如,中國從小學一直到中學,進校以後先排座位,誰坐第一個,誰坐第二個,誰坐第三個,誰坐最後一個,都要由老師來安排。而外國的中小學根本不用排座位,隨便坐哪裏都可以。從這一點也可以看出,中國的中小學校,在管理模式上是比較呆板的,當然也是比較整齊的。外國是比較自由的,但也是比較散漫的。在教學方麵,究竟教什麼內容,在國外是由老師決定的,因為他們沒有統一的教學大綱。
人們常說,從中小學的基礎教育開始,中國就把孩子的棱角給磨光了。每個人的個性與特點都很不突出。相反,國外的基礎教育在發展個性和特點方麵,要比中國強多了。所以,外國基礎教育有其優勢,中國的基礎教育也有自己的優勢。至於孩子從中小學就出國學習究競好還是不好,關鍵的一點是看國外有沒有相應的環境,比如,有沒有能依靠的親屬在國外,如父母一方在國外,或者有至親在國外,爺爺奶奶在國外等等,畢竟孩子年齡還小,還需要有人對他進行照顧。另外,我們知道,現在出國學習,所需的費用對中國目前的工薪階層來說,還是比較昂貴的。一般到英國去學習,一年費用需要人幣民30萬到40萬,最少也需要20萬。如果要在那邊學習6年,所需的全部費用至少在200萬左右。這對於一般中國家庭來說,已經是一個天文數字了。
所以,中小學生適合不適合出國學習要綜合來看。我個人的建議是,如果沒有什麼特殊的情況,孩子在中小學時期,最好在國內學習,等到高中畢業,甚至於大學畢業以後,再到國外去讀大學,或者讀碩士和博士,那樣效果會更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