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要不要給孩子請家教呢?如果要請,又該請什麼樣的人來給孩子當家教呢?這些問題看似很簡單,實際上卻是大有講究的。
(1)要不要給孩子請家教
到底要不要給孩子請家教呢?一直以來,家長們普遍存在著這樣一個誤區,認為孩子之所以學習成績不好,是因為自己沒有給他請到好的家教。那麼,實際情況確實是這樣的嗎?
有這樣一個孩子,他的父母也在學校工作,從小學開始,家長從來就不給孩子吃小灶,隻是告訴孩子在課堂上要認真聽講,在課後要認真複習,並按時完成作業,一直到高三畢業,從沒有在外麵請過家教給孩子進行補課。而且,這孩子還有一個習慣,就是每天晚上十點以前準時睡覺,沒有開過夜車。結果在高考的時候,他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績被北京大學錄取。
從這個例子中,我們可以看到,不給孩子請家教,不讓孩子開夜車,不吃特殊的小灶,孩子不見得學不好,也不見得考不上好的大學。
那麼,是不是根本不需要給孩子請家教呢?也不盡然,如果你的孩子接受能力確實有問題,跟不上老師的步伐,該請的還是要請的。但是,一定要弄清楚,請家教隻是起到一個補救的作用,絕對不能幻想通過請家教,讓孩子一下子就能夠成為優等生。所謂“一口吃不成胖子”,“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這是我們都知道的道理。
(2)隻找最適合的,不找最優秀的
既然在必要的情況下,可以給孩子請家教,那麼第二個問題也就來了:應該給孩子請什麼樣的家教呢?
有的家長在給孩子請家教的時候,往往喜歡請一些名校的在讀大學生。家長們之所以這樣做,無非就是那些名校的大學生都很優秀,請他們來輔導自己的孩子,肯定是綽綽有餘的。當然,家長們的這些想法和做法,是可以理解。但從最後的結果來看,卻總是不盡如人意,問題到底出在哪裏呢?
有的家長可能又會說,問題當然出在自己孩子的身上了,這話當然沒有錯,如果自己的孩子沒有問題,我們也用不著請家教了。但是,話又說回來,既然請了家教,目的不就是幫助孩子解決這些問題嗎?如果問題還是沒有得到解決,那麼就不僅僅是孩子的問題,而且也有家教的問題了。
家教怎麼會有問題?自己所請的不是名校的大學生嗎?實際上,名校的大學生不但不完全具備給孩子當家教的優勢,相反還有一些劣勢。因為名校的大學生,往往在中學的時候都是優等生。既然是優等生,他就不太了解孩子現在的處境,也不太清楚孩子現在所存在的問題,再加上他還是在校的大學生,根本就沒有實際的教學經驗。所以,孩子目前存在的一些學習上的問題,他是沒有辦法解決的。既然問題解決不了,那麼成績也就無法提升了。
名校的大學生雖然很優秀,卻未必就適合給孩子當家教。那麼,什麼樣的人適合給孩子當家教呢?其實,那些普通學校的老師,由於他們接觸的差生比較多,所以比較了解差生們的問題到底出在哪裏,並且知道如何去解決。因此,這些普通學校的老師,往往比名校的大學生、重點學校的老師更有經驗,他們雖然看上去並不“優秀”,卻是最適合給孩子當家教的。
(3)不要讓孩子對家教產生依賴
我們前麵已經說過,給孩子請家教,是一種迫不得已的補救措施,平常的學習主要還是以學校的教育為主。但是,很多家長卻為了請家教而不惜花費重金,這實際上是一個本末倒置的做法,而且也給孩子發出了一個錯誤的信號,認為家教可以代替學校的教育,甚至還勝過了學校的教育。這樣一來,孩子自然就會對家教產生了信賴心理,心想反正我家裏有家教幫我輔導功課,所以用不著在學校裏那麼認真地學習,其結果必然導致嚴重的惡性循環。所以,家長應該注意,讓孩子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學校的學習上,而不要幻想著父母能夠給自己請來什麼樣的高人,並在高人的指點下,自己什麼都不用做,學習成績就能夠突飛猛進。這種事隻會發生在武俠小說當中,而現實當中是不可能有這樣的事的。要想有所收獲,要想獲得進步,就必須腳踏實地的去努力、去爭取、去積累,這才是現實的,也是可行的。
從上述的幾點中,我們可以看出,家長如何對待家教是十分重要的,它關係到孩子在學習的路上,能否順利地走下去。如果家長能夠正確地看待家教,采取正確的方法,靈活的運用,那麼家教就能夠幫助孩子解決學習當中的問題,順利地渡過難關;如果家長沒有正確的看待家教,並盲目地采取各種措施,那麼這些措施執行得越有力,堅持得越到底,對孩子的傷害就越深。
所以,在如何對待家教這個問題上,每一位家長都不應該等閑視之,因為能不能處理好這個問題,往往關係著孩子的前途和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