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如何看待孩子玩電子遊戲(1 / 1)

電子遊戲是一種現代科技的產物,對於孩子的發展有有利的一麵,也有有害的一麵,可以說是一把雙刃劍。如果能夠正確地看待這些東西,並正確地來使用它,對於孩子的身心健康是很有益的。但是,凡事都有個度,一旦過了這個度,那麼好事也會變成壞事了,尤其是電子遊戲,就更是如此。而這方麵的教訓,也可說比比皆是。

經常聽到一些初中生、高中生,甚至於大學生由於沉溺於電子遊戲而不能自拔,最後荒廢了學業,毀壞了身體,甚至於出現了精神異常的情況。家長為此十分苦腦,想了許多辦法,都不能夠解決問題。例如有的孩子已進入大學,卻因為沉溺於電子遊戲而荒廢了學業,最後不得不退學。做家長的應該知道,在孩子還沒有陷入這個泥潭之前,就應該提前做好準備,防止他沉溺於電子遊戲。假如孩子已經沉溺於在遊戲中了,而家長還不知道,直到他已經陷得很深了,家長才發現這個問題,這時再想把孩子再從錯誤的道路上拉回來是十分困難的,所以有人也稱電子遊戲為現代科技毒品。因為孩子一旦沉溺於這些東西上,就跟吸了毒品一樣,甚至會毀了孩子的前途。

有的家長沒有看到這種危害的嚴重性,有的孩子剛上小學三四年級,就開始玩電子遊戲,而且玩得很熟練,家長不但不反對,還沾沾自喜,你看我的孩子多聰明,這麼小就能把電腦玩得這麼熟練,孰不知這正是走向危險道路的開始。

而孩子真正陷於電子遊戲泥潭的時期,往往不是在小學階段,而是在中學階段。從初中開始,到高中這個階段,最容易陷進去。為什麼孩子在這個階段最容易陷進去呢?這也有一些深層次的原因。因為這個時期的孩子,往往比較叛逆,而現實生活又無法滿足他的各種欲望,也很難從父母和老師那裏得到理解和安慰,在這種情況下,孩子往往會從電子遊戲那裏尋求一種滿足感。

那麼,家長應該如何看待孩子玩電子遊戲呢?

(1)宜疏不宜堵

不可否認,有些電子遊戲過於血腥、殘暴,過度刺激、感官,不利於孩子的身心成長,在這種情況下家長應想盡辦法,堅決製止孩子玩這種遊戲。但一些電子遊戲不但生動有趣,而且還能鍛煉孩子思維的敏捷性,提高孩子的專注力,鍛煉孩子主動思考以及探索、嚐試用其他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對此,父母采取的態度應該是宜疏不宜堵。最重要的是要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並相信孩子能夠有自製能力。如果一味地反對,往往會導致孩子產生逆反心理,反而不利於問題的解決。

(2)適當限製

由於電腦遊戲對孩子的誘惑力很大,如果沒有進行適當的限製,則有百害而無一利。父母可以采用和孩子約定時限的方式,規定孩子每天隻能玩一個小時,或隻能到雙休日才可以每天玩兩個小時。這樣,讓孩子有張有弛,既可以玩個痛快,又能有效地控製孩子玩上癮。

(3)發現不良傾向要堅決製止

有些孩子往往缺少自製力,玩遊戲時,很容易把時間、作業等等忘到九霄雲外,不強製就不會停止,這樣的情況容易使孩子的身心健康受到嚴重的威脅。這時,父母一定要對他的行為給予堅決的製止,同時還要及時和孩子進行溝通,引導孩子參加其他一些活動,以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4)不要給孩子太大的壓力

家長應該知道,每個孩子的接受能力不同,其學習能力也是有區別的。所以,隻要孩子遵守規矩,按時上課,認真學習,孩子的成績,略好一些,略差一些,都是可以理解的,不要給孩子太大的壓力,也不要動不動就跟哪個同學比,因為條件不一樣,所得的結果是不一樣的,家長應該理解孩子,讓孩子走正路,在鼓勵孩子不斷進步的同時,也允許孩子暫時有退步,所以要給他一個寬鬆的生活環境,不要給他過大的思想壓力。隻要孩子沒有太大的思想壓力,他自然就不會想從電子遊戲中尋求解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