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很多媽媽總是抱怨:為什麼別人家的孩子好像樣樣全能,而自己的孩子總是有這樣或那樣的缺點?比如,別人家的孩子考試總得“優”,可自己的孩子最多隻能得“良”。這些時候,媽媽就會數落自己的孩子“笨”、“沒出息”、“沒用”……其實,問題根本就不是出在孩子身上,而是出在媽媽的眼光上。如果媽媽總是盯著自己孩子的缺點,並不斷放大這些缺點,那麼就會覺得孩子一無是處。而且,媽媽的這種行為,也隻會讓孩子的缺點真的不斷放大。
已經上小學五年級的向輝在媽媽眼裏是一無是處:見了長輩不知道打招呼;花錢不知道節約;愛睡懶覺;不講究衛生;每天放學回來先玩個痛快才做作業;一玩電腦就忘記了吃飯;看起動畫片來父母媽媽喊都無動於衷……
一說起向輝的缺點,媽媽簡直是如數家珍。可是這位媽媽卻沒有反省過自己,因為以前的向輝並不是這樣的。現在在媽媽的“貶低”下,他已經越來越缺乏自信、越來越不快樂了。
著名教育家葉聖陶說:如果一味地強調孩子的弱點,那這個弱點就將伴隨孩子一生。其實,所有孩子的內心都有一種強烈的渴求,那就是得到別人的賞識。媽媽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當孩子學說話、學走路時,媽媽往往容易發現孩子的優點。然而當孩子逐漸長大,直到上學後,媽媽就開始懷疑了,並開始覺得孩子的缺點越來越多。
很多媽媽在數落孩子的缺點時,也許目的是想通過“反話”來激勵孩子,可是這樣的結果卻隻會強化孩子的缺點,讓孩子的自信心、自尊心都受到傷害。孩子也會越來越不進步,越來越朝著媽媽數落的方向靠近了。
完美媽媽課堂啟示:
啟示一:多將目光集中在孩子的優點上
“望子成龍,望女成風”是普天之下父母的共同心願,當孩子的表現達不到自己的要求時,媽媽就容易小題大做,耍家長威風,完全忽視孩子的優點,否定孩子的成績。比如,孩子明考了98分,而媽媽卻偏偏責怪少的2分怎麼丟的,卻看不到孩子辛辛苦苦取得的98分。這樣,孩子的信心如何能得到增強呢?
孩子的優點得到鼓勵會更好,但壞的方麵受到批評也會更壞,所以媽媽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教育方式,多把目光集中在孩子的優點上,多強化孩子的優點,這才會讓孩子更加日益優秀。
啟示二:認真發現孩子的特點
有些媽媽認為隻有成績好的孩子才會有出息。其實並非如此,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有的孩子可能天性就不喜歡讀書,如果媽媽一味強求,恐怕也難有大的改觀。因此,媽媽平時應多觀察孩子,找到孩子真正感興趣的東西,發現孩子在哪些方麵有天賦,然後將孩子的特點變成特長。
媽媽在發現孩子的特點後,不要打擊和壓製它們,不妨針對這些特點引導孩子不斷發揮與運用,鼓勵孩子將自身的特點變成特長。
啟示三:用全麵的眼光審視孩子
媽媽不要總盯著孩子的學習成績一個方麵。孩子的個性、孩子的獨立、孩子的人際交往、孩子的動手能力等等,都是評價孩子的因素。媽媽考慮的範圍寬了,就不難找到孩子值得有表揚的優點。
即使對學習本身,也要全麵地分析,不能隻看分數。孩子學習的認真程度、預習複習情況、寫字是否工整、是否向老師請教、有沒有自覺完成作業的習慣,等等,也都值得思考,也會找出優點。總之,媽媽不可對孩子“隻攻其一點,不計其餘”。
媽媽手記
媽媽不要總盯著孩子的缺點不放,不妨從頭到尾認真琢磨一下孩子所具備的特點,也會發現孩子的可愛之處。而且,對待任何一個孩子,都是表揚越多優點越多;訓斥越多毛病越多。賞識和鼓勵是媽媽送給孩子的最好禮物。媽媽越能發現孩子的特點,越能放大孩子的優點,孩子也會表現得越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