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周善培的朋友財(1 / 2)

周善培的朋友財

商業生活

作者:餘世存

今人對周善培多語焉不詳,這個人太複雜了。用革命年代習慣的黑白思維來評判他,難以給他蓋棺定論。

清末以來的曆史人物很多,今天的作家、學者們基本上挖掘殆盡,但仍有一些漏網之魚。這少數漏網者並非不重要,而是今人認識他們有困難。這其中,周善培就是這樣一個令人難以定義的人。

雖然維基百科稱他是“中華民國及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家”,但很少有人知道這個清朝知名的官員是“中華民國”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始作俑者之一。

隻要稍知一個人既是清朝官員,又經民國,再參讚“新中國”的人,我們就可猜測這個人既有學問,又有官運,又有商業才能,更有無數立場不同的朋友。確實,百年以來的中國,講起“朋友財富”之富有,在顧維鈞、章士釗等屈指可數的人中,周善培就是其中令人印象深刻的一人。

圈子

周善培是70後,這位1875年出生的人,沒有考試緣,年輕時屢試不第,就發誓不再參加科舉。

人生財富中,交往的朋友是一個極為重要的部分。僅在民國,周善培的朋友圈就有黎元洪、段祺瑞、孫中山、溥儀、劉湘、孔祥熙等軍政領袖,有張謇、康有為、梁啟超、盧作孚等商界、學界領袖。學者章立凡曾統計過,周善培在民國“與政學係、皖係、奉係、孫係、宗社黨、白俄、關東軍、四川軍閥也都聯絡過感情,當然不會忽視日益壯大的中共”。這樣的人之豐富複雜超出一般人的想象。

三十出頭,周善培做了四川勸業道,相當於現在的四川工商局局長。有人說,就是這麼一個小小的四川勸業道,成為葬送大清王朝的一條繩索。熟知曆史的人都知道,導致清朝滅亡的契機是四川的保路運動,保路運動如火如荼,湖北的軍隊奉調鎮壓使得武昌地區空虛,才有了辛亥革命。而保路運動之所以從一起地方群眾的“投資理財”事件醞釀成政治大事,是就跟周善培有莫大的關聯,也跟他無考試緣有關。

在保路運動之初,周善培和四川的官員站在民眾一邊,當時四川的省長王人文要給朝廷發電報,請清政府予以同情。這封電報就由周善培擬文,周花了一夜時間,寫了一個長達4000多字的電文,發到北京,結果沒有過朝廷一關,北京決定彈壓,由此激化了官民的矛盾。

國號的“係鈴人”

1949年9月26日,周恩來、林伯渠邀請政協會議代表在六國飯店舉行午宴,彙集對於政協文件中,“中華人民共和國”一詞下應否去掉原稿中括號內“簡稱中華民國”的字樣的意見。